目前,很多家长对小儿血尿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自小儿出现血尿现象以后就以为是肾脏方面的疾病或者是很严重的疾病,弄的提心吊胆,为自己增加很多心理负担。
在这里,本文为大家介绍小儿血尿的原因有哪些,以便大家增加对小儿血尿的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不一定红色尿就是血尿。
正常小儿尿的颜色是淡黄色。如果尿呈现红色,那就要警惕血尿的发生,但是并非一出现红色尿就是血尿。如尿中尿酸盐排出过多时,尿液呈粉红色,初生新生儿尿内之尿酸盐可使尿布呈红色。小儿进食大量食品染料(如苯胺)、安替比林、蜂蜜时,尿可以呈现红色,某些药物如大黄、酚酞、利福平、四环素、嘌呤类药物等亦可使尿呈红色,上述的红色尿均不是血尿。
二、小儿血尿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分为四大类:
1、全身性疾病,如猩红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暴发型流脑、流行性出血热、溶血尿毒综合征、VitC缺乏症、VitK缺乏症、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疾病患儿可伴血尿;
2、泌尿系疾病,如各种肾炎、肾结核、
肾盂肾炎、泌尿道感染、泌尿系结石、肾血管畸形及病变、肿瘤、遗传性肾病、药物性肾损害。
3、其他:运动性血尿,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血尿。
4、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
阑尾炎、直肠炎。
三、出现小儿血尿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1、儿童肾小球性血尿:
①肾病综合征:血尿伴有
水肿、大量蛋白尿,血化验时有高胆固醇、低蛋白血症。
②肾小球肾炎:患该病的儿童往往新近有过皮肤长脓疱、疖子或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病史,伴随血尿的同时可有少尿、浮肿、高血压。小便化验有红细胞、蛋白、管型。
③狼疮性肾炎: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女孩发病较多,偶见3岁以下婴幼儿。除血尿外,可有高烧或低热,皮肤有鲜红
色斑疹,典型的呈蝶形,也有斑丘疹、红斑疹、大疱样皮疹。大部分儿童有关节疼痛、心肌病改变,还可肺部、胃肠道、血液、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病变。
④紫癜性肾炎:患病儿童除血尿外,可能性同时有腹痛、关节肿胀,皮肤有出血性皮疹,皮疹在双下肢或踝关节周围出现密集,其次见于臀部及上肢。此疹初为粉红色丘疹,以后色泽加深形成红斑,红斑中心发生点状出血,颜色转为暗紫色。
⑤流行性出血热:本病初表现为发热,面、颈、上胸部潮红,热退后出现低血压、水尿、血尿、休克。
⑥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血尿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消瘦、贫血、咯血。
⑦
遗传性肾炎:表现为持续或复发性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呼吸道貌岸然感染后病情加重,约30%~40%的儿童有加重,约30%~40%的儿童有神经性耳聋,20%左右有眼病,成年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家庭中往往有耳聋、眼病和肾功能衰竭患者。
如果患儿一旦出现肾小球性血尿,就一定要查明病因,以便于了解具体病情尽早的对症治疗,如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专家。
2、儿童药物性血尿:
有些药物具有肾毒性,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可引起血尿;有些药物如保泰松、多粘菌素、磺胺类等通过免疫机制引起间质性肾炎,表现为血尿、尿少、腰痛、腹痛、皮疹等。为此,当儿童出现血尿时最好是尽早的上医院就诊,以免出现误诊。
3、儿童非肾小球性血尿:
①先天性畸形如多囊肾、肾盂积液也可引起血尿。
②血尿伴有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时要考虑尿路感染、肾结核、出血性膀胱炎、尿道异物;如血尿伴有腰痛或腹痛时可能是尿道结石。血尿伴有全身出血,要考虑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有些维生素(如维生素K1、维生素C)缺乏也可出现血尿。
③特发性高钙尿症:除血尿外,没有其他症状,化验可发现尿钙排出增加,家庭中肾结石发生率高达30%~70%。
④胡桃夹现象,又叫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即静脉受压后发生血尿或蛋白尿。
⑤泌尿系统肿瘤:儿童中常见的是肾胚瘤,此病早期并不出现血尿,当出现血尿时多数患病儿童在腹部可摸到包块,做B超、CT等检查时可发现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