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00:42:12 来源:www.studa.net
腹膜透析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32例疗效分析,临床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2.2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2.2.1腹透前BUN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本组治愈25例腹透前平均BUN水平为(36.63±10.6)mmol/L;Cr平均为(753.66±226)μmol/L。死亡5例腹透前平均BUN水平为(1098.2±446)mmol/L;平均Cr水平为(51.48±20.8)μmol/L。
2.2.2死亡原因死亡5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合并严重感染2例;其原发病分别为邱氏鼠药中毒1例,氨基糖苷类药物中毒1例,急进性肾炎1例,肾病综合征2例。 2.2.3肾功能恢复情况本组完全治愈25例平均无尿、少尿天数为7.26d,氮质血症纠正时间为(14±7.4)d,腹透时间为7~21d,平均(12.4±7.5)d。除死亡5例外,另髓质囊性病1例经过240个透析日,新月体肾炎合并肾小球硬化1例透析32d肾功能未能恢复,放弃治疗。 2.3腹透相关并发症腹膜炎5例,其中大肠杆菌性腹膜炎4例,霉菌性腹膜炎1例;因渗漏重新置管2例;透析管堵塞4例,其中因感染导致堵管1例,大网膜堵管3例。 3讨论
腹膜透析是小儿(尤其是30kg以下)血液净化治疗的第一选择,其操作方便易行,不存在血管通路问题,且内环境相对稳定,不会产生血液透析在透析间期发生的水肿、高氮质血症、高钾问题及血透期的透析失衡综合征以及循环衰竭、腹痛、恶心、呕吐等急速除水引起的症状。腹膜透析对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高钾血症及低钠血症)、氮质血症疗效肯定,循序渐进且稳定,无须全身肝素化,对循环系统影响小,便于对重症患儿的治疗。本组病例腹透后1~3d内水、电解质基本达到平衡,5d内酸中毒基本得到纠正,BUN下降52.8%,Cr下降42%,明显纠正尿毒症症状,这与国外Ikomovski报道的平均腹透5d所获效果基本一致[2]。本组27例最终肾功能完全恢复,充分显示了腹膜透析在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良好的效能。我们体会如下。 3.1把握时机,争取早期透析本组死亡5例腹透前平均BUN、Cr水平明显高于成活组,我们体会当无尿3d以上,经积极非透析疗法治疗24h仍无尿者;学龄期儿童BUN>30mmol/L,Cr>600μmol/L,血钾>6.5mmol/L者,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BUN>20mmol/L,Cr>400μmol/L,血钾>6.0mmol/L(因其抗病能力低下,易感染;对尿毒症耐受能力差);有严重水钠潴留、多器官功能损害尤其左心功能衰竭者;尿毒症症状严重,BUN增长迅速者应尽快进行腹透,以赢得时机,提高成活率。 3.2关于腹透置管问题小儿因体格矮小,置管位于与膀胱直肠窝之间距离有限,应根据年龄及体格情况选择手术切口位置(婴幼儿在脐上1~2cm,学龄前儿童平脐,5~6岁以后在脐下)及腹透管有孔段长度,急性肾衰者必要时不必拘限于涤纶套在皮下(因透析时间有限),否则易引起透析管插置过深、折迭引起堵管。此外小儿腹膜较薄,手术中应使用细针细线、双荷包结扎,以避免渗漏,本组发生堵管及渗漏者多发生于年龄较幼者,对此类患儿应愈加小心。 3.3关于透析方法问题在置管后最初1周采用IPD,根据水、钠潴留情况加入不同浓度(1.5%~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30~90min为一透析周期,对改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稳定病情,纠正心衰、脑水肿、肺水肿疗效满意,但IPD频繁出入液,护理量大,感染机会亦增加,患儿心理负担重,不适于慢性腹透。我们对1周后病情稳定后的患儿采用CAPD,疗效十分满意,因其对清除中、小分子物质均优于IPD,所以患儿能长时期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本组一例CAPD透析达240d,患儿自觉症状良好,能维持正常生活。目前研究证实,高渗性葡萄糖可抑制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分泌及吞噬功能,使腹内蛋白糖基化,间皮下基膜及血管发生糖尿病样微血管改变,导致腹膜通透性下降[3],故透析液葡萄糖浓度不易过高。 3.4关于腹膜透析操作腹膜炎是腹透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制约腹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组发生腹膜炎5例,我们体会去除每日开、封管严格无菌操作外应对患儿行保护性单间隔离,限制陪护一人,病房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消毒液拖地每日3次,操作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操作尽可能责任到人,以增强责任心;透析液配制时间不能超过6~12个月,另外婴幼儿的护理亦很重要,严防大、小便、汗液、呕吐物等污染透析管,造成透析管出口处感染及接头处污染,隔日作透析液常规,每周作透析液培养,一旦发生透析液混浊或检验指标异常,立即行开管腹腔冲洗,透析液加入负荷量抗生素及肝素(每1000ml透析液4mg肝素),本组5例腹膜炎患儿经积极处理,混浊的透出液均在2~3d内变清,透出液常规在一周左右恢复正常。 3.5防治感染ARF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各种感染,而感染是导致小儿ARF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腹透患儿腹膜炎的发生率增加,是腹透失败的重要因素。本组死亡5例,其中两例直接死亡原因均与感染有关,且均为年幼小儿。所以足够的营养及全身支持、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等治疗措施在腹膜透析治疗小儿ARF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儿科学会肾病组.小儿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1994,3(32):10. 2IkomovskiJ,MajsterZ.Peritonealdialysisinthetreatmentofacuterenalinsufficiency.SrpArhCelokLek,1996,124(Supp11):162. 3WajsbrotV,ShostakA,GotloibL.Biocompatibilityofaglucosefree,acidiclactatedsolutionforperitonealdialysisevaluatedbypopulationanalysisofmesothelium.Nephrol,1998,79(3):322-332.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