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15:41:53 来源:www.39kf.com
小儿急性胰腺炎误诊1例分析属于2006年第5卷第6期栏目,主要讲述了诊断“急性胃肠炎”,按“急性胃肠炎”处理,给予静脉滴注“庆大霉素”、“病毒唑”等,输液中患儿熟睡,疼痛缓解,嘱回家观察。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患者,女,6岁呕血,呕吐物
小儿胰腺炎临床较少见,而其先趋症状与急性胃肠炎难以鉴别。本例患儿发病前曾吃烤肉,故急诊误诊为因饮食不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但胃肠炎发病急骤,轻者仅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细菌感染者常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1];而胰腺炎临床以急性上腹部疼痛、恶心、发热、血与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2],做粪便常规化验检查和淀粉酶测定可鉴别。对小儿急性胰腺炎要高度重视,要时刻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病后48h左右,病情变化大、发展快、易发展为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2.
2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7.
作者单位:510320广东广州,解放军91708部队医院
(编辑:邓锋)
【中图分类号】R57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岁。因腹痛、呕吐1天就诊。2天前患儿进食“羊肉串、酸奶、雪糕”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呕血,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黄色胆汁,每日10余次。发病后第2天开始发热,体温38℃,排便3~5次。与其同食者无类似发病。患儿于晚上11:20急来本院就诊。查体:体温38.3℃,脉搏106次/min。精神萎,呼吸平稳,面色苍白,被动左侧卧位。双腮腺无肿胀,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包块,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无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温暖,脉搏有力。急查:WBC14.8×109/L,N0.69,L0.30,E0.01,粪常规无异常所见。诊断“急性胃肠炎”,按“急性胃肠炎”处理,给予静脉滴注“庆大霉素”、“病毒唑”等,输液中患儿熟睡,疼痛缓解,嘱回家观察。第3日清晨,患儿腹痛加剧,伴频繁呕吐,再次就诊,收入本院儿科。入院后检查:WBC22.3×109/L,N0.78,L0.21,E0.01,粪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肝炎标记物均阴性;腹部及胰腺B超:胰腺肿胀,轮廓欠清,肠腔充气,下腹及盆腔有深约3.3cm液性暗区,血气分析、血钙、血糖结果均正常。血、尿淀粉酶结果:血淀粉酶680u/L,尿淀粉酶1600u/L。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小儿胰腺炎临床较少见,而其先趋症状与急性胃肠炎难以鉴别。本例患儿发病前曾吃烤肉,故急诊误诊为因饮食不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但胃肠炎发病急骤,轻者仅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细菌感染者常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1];而胰腺炎临床以急性上腹部疼痛、恶心、发热、血与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2],做粪便常规化验检查和淀粉酶测定可鉴别。对小儿急性胰腺炎要高度重视,要时刻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病后48h左右,病情变化大、发展快、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利早期确诊。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2.
2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7.
作者单位:510320广东广州,解放军91708部队医院
(编辑:邓锋)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