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急性胰腺炎

36例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时间 : 2009-11-27 00:13:19 来源:journal.shouxi.net

[摘要]

目的:对36例小儿急性胰腺炎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6例小儿胰腺炎的病史、特点、病程、治疗经过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6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及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行保守治疗

36例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首席医学网2009年01月12日15:47:25Mon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陈桂芬作者单位:四平市妇婴医院,吉林四平

加入收藏夹

【摘要】目的:对36例小儿急性胰腺炎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6例小儿胰腺炎的病史、特点、病程、治疗经过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6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及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行保守治疗,8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转外科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明确诊断,积极对症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急腹症;疗效

2000年~2005年,我院收治36例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个月~14岁,平均为5.2岁。其中26例为水肿型,12例为急性出血坏死型。

1.2病因:继发于流行性腮腺炎12例,蛔虫症6例,暴饮暴食10例,继发于水痘4例,化疗后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2例无明显诱因。

1.3主要症状与体征:腹痛28例,占77.8%,其中上腹痛14例,占38.9%,右下腹痛4例,占11.1%,脐周痛10例,占27.8%;呕吐6例,占16.7%,恶心4例,占11.1%;发热32例,占88.9%;腹泻4例,占11.1%;黄疸4例,占11.1%;痛苦病容14例,占38.9%;面色苍白10例,占27.8%;昏迷2例,占5.6%;腹胀10例,占27.8%;腹部压痛34例,占94.4%,腹肌紧张10例,占27.8%;移动性浊音10例,占27.8%,肠鸣音亢进8例,占22.2%;肠鸣音减弱4例,占11.1%。

1.4辅助检查

1.4.1实验室:36例血清淀粉酶均在500U/L以上(温氏法),尿淀粉酶均在400U/L以上(温氏法),最高达800μ/L。住院4~9d后均降至500U/L以下。10例行腹穿:4例血性腹水,4例腹水淀粉酶高达850U/L。10例血钙明显下降,26例基本正常。血象:36例白细胞总数在(6.8~21.2)×109/L,其中10例中性粒细胞在85%以上,所有病例中性粒细胞均在50%以上。

1.4.2B超:18例胰腺体增大,回声低;6例回声不均,包膜欠光滑;6例胆道蛔虫、胆囊积液;10例可见腹水。

1.4.3CT:10例胰腺肿大,可见散在点状、片状及大片低密度影;6例胰腺轮廓模糊,胰周脂肪层消失,胰腺肿大,胰腺不均匀强化。

1.5治疗:对28例病例采用保守治疗:予早期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血压及心肺功能,抗休克治疗,使用抗生素,一般多为头孢菌素类、环丙沙星、甲硝唑等。6例使用善得定治疗,其并发症全部消失。2例配合中药治疗,病情明显缓解。平均住院天数为10.3d,均治愈出院。8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效果均佳。

小儿急性胰腺炎较成人少见,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来势凶,发展快,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故误诊率高。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根据该组病例的分析,有几点体会:①无明显诱因的急性腹痛患儿,在排除肠梗阻、上消化道溃疡、肠扭转等常见病后要考虑本病;②在流行性腮腺炎等急性感染病程中,原发病症状改善或消失,但体温持续不降,或下降后又突然上升,同时出现腹痛者要考虑本病;③对疑有胆道蛔虫的患儿,病情突然加重,除注意有感染性休克外要考虑本病;④对诊断不明的,尤其有腹膜炎、肠梗阻表现者可行腹腔穿刺及腹水淀粉酶测定,以提高诊断准确率;⑤早期行B超及增强CT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⑥对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予保守治疗要积极,病情重者早期使用善得定效果显著,而对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建议早期手术治疗,疗效好。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36例小儿急性胰腺...”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小儿急性胰腺炎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1)未进行大量输液前血细胞比容增高。 (2)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并可出现核左移现象。 2.淀粉酶测定 可见血和尿淀粉酶增高。常为主要诊断依据,但不是决定因素 (1)注意事项...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