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结核病

第八章 小儿结核病――第一节 小儿结核病的特点

时间 : 2009-11-27 15:01:49 来源:www.examda.com

[摘要]

第八章 第一节 小儿结核病的特点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管,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小儿期以原发型肺结核为多见。治疗不当。易发生血行播散,引起粟粒性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这两种疾病,是小儿结核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卡介苗接种和普及、抗结核病化学治疗不断完善,本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

  我国城乡,结核病的发病情况很不平衡,目前,仍然是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病之一。小儿结核病的临床类型、表现等,较成人均有许多不同之处,小儿核病的防治,是全民防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小儿结核病的一些特点,对结核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第一节 小儿结核病特点

  一、小儿结核病流行学特点

  (一)感染率与发病率 小儿感染结核杆菌以人型、牛型为主。由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结核病的易感者主要集中在小儿期,但感染并不等于发病。人群结核感染率,系指在人群中已感染结核杆菌但尚未患病者的百分数,一般可通过OT或PPD试验阳性反应来检出人群的感染率。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

  (二)只有当机体免疫力减低,侵入细菌的数量多、毒力强时,才发生结核病。结核病的患病率系指人群中感染结核杆菌后已发病者的百分数。

  在2~3岁以下的小儿,未种卡介苗者的感染率,即等于其患病率。

  (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小儿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成人排菌的结核患者。与成人结核患者不同,小儿结核病往往可找到明确的传染源,如家庭成员、幼托人员或教师中的排菌结核患者。密切拉触排菌者的小儿。其感染率与发病率均较非接触儿显著增高。

  小儿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时,结核杆菌随唾沫散于空气之中,或已干的带菌痰液尘埃飞扬飘浮于空气之中,当易感小儿吸入此污染空气后,在一定条件下,结核杆菌可在肺内引起感染。其次,小儿可因饮用污染结核的未消毒牛奶、或吸吮已污染结核杆菌的手指等,通过消化道传播。其它,如经胎盘、破损皮肤或粘膜传播者,均极少见,但经胎盘传播引起先天性结核引起先天性结核病者应予重视。

  二、小儿结核病临床特点

  小儿结核病分型小儿受结核杆菌感染后,可累及全身各器官。但仍以肺结核最为多见。

  1、小儿肺结核临床上常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I型即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肺门淋巴结结核(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小儿时期多见。

  Ⅱ型即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和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小儿时期,多为急性播散,其病情重,病死率高。

  Ⅲ型即浸润性肺结核,包括锁骨下浸润和干酪性肺炎。青少年时期较多见。

  Ⅳ型即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它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小儿时期较少见。

  Ⅴ型即结核性胸膜炎和胸腔积液。

  2.肺外结核小儿肺外结核,以结核性脑膜炎对小儿健康威协最大,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它,如骨关节结核、泌尿系结核、腹内核等,在小儿时期均可发生。

  (二)小儿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1.原发型肺结核结核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结核菌由呼吸道侵入肺部后,停留在肺叶的边缘靠近胸膜处,形成原发病灶,原发病灶大多只有一个,偶尔也可有2个或多个,其部位大多在右肺上叶的下部。初次感染时,机体对细菌尚未产生过敏状态,因此,病变范围常常较小。部分细菌由原发病灶循淋巴管感染淋巴结,形成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原发病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及淋巴管炎多可自然吸收痊愈,但淋巴结内的干酪样病变,长期不易吸收,形成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是:

  (1)多数患儿无明显症状;部分患儿常缓慢起病,有长期低热、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不增,甚至逐渐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

  (2)呼吸道症状常不明显,部分患儿可有咳嗽、咯痰,肺部检查无阳性体征,全身淋巴结可轻度或中度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时,可出现类似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哮喘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压迫喉返神经时,可出现声音嘶哑。高度过敏状态的小儿,可出现结节性红斑或疱性角膜结膜炎、关节肿痛等。

  (3)有的患儿,表现为易反复感冒、支气管炎等。

  2.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小儿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系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或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干酪性病变破溃,短期内,大量结核杆菌经血型插散的结果,是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肺部表现。

  其发病除结核菌菌血症外,患儿的高度过敏状态是重要因素。多见于婴幼儿初染结核6个月内、特别是3个月内,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后和营养不良常为本病的重要诱因。

  小儿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临床特点是:

  多数患儿为急性发病,突然高热,中毒症状较重,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尚可有咳嗽,呼吸急促、紫绀等症状,亦有少数缓慢起病者,表现为低热、结核中毒症状,常于急性传染病后,表现虚弱、盗汗、乏力,长期咳嗽等症状。

  体格检查阳性体征往往不多见,约半数患儿有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少数患儿可见皮肤粟粒疹,眼底检查脉络膜上可见结核结节,多见于视网膜中心动脉分枝周围。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病程晚期或可闻及细湿罗音……

  3.婴幼儿肺结核临床特点

  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处于高度过敏状态,被结核菌感染后易发生菌血症,原发病灶可发生液化崩溃。进一步扩散而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可突然高热,体温38~40℃,持续2~3周,后降为低热,一般情况重。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咳嗽剧烈,呼吸急促,肝脾肿大,但肺部体征较少。可出现结节性红斑和泡性角膜结膜炎。临床上如发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接触史的婴幼儿,出现肺炎症状,病程长、累及器官多、发展快,经一般抗感染治疗其效果不理想时,应考虑本病。若延误诊断,则预后恶劣。来源:考试大-临床执业医师考试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第八章 小儿结核...”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小儿结核病疾病

X线检查,结核杆菌素试验(结素试验),痰液胃液涂片 染色或结核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血液检查 ,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等。 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芒图试验、PPD试验)是一种诊断结核的工具。它是世界上两个主...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