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小儿
结核性脑膜炎名词解释:所属部位:头部性别分类:无就诊科室:传染科症状体征: 1,早期诊断依靠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密切接触史及BCG接种史,周密的临床观察及对本病的高度警惕性,凡有
结核病接触史,结素反应阳性或已有结核病的小儿,当出现下列症状时,如性情改变,轻微发热,头痛,抽搐,无原因呕吐,顽固性
便秘或嗜睡及烦躁相交替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2,临床表现皮肤粟粒疹的发现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眼底检查对诊断亦有帮助,眼脉络膜上发现结核结节与肺X线片中见到粟粒型肺结核有同等的价值, 3,胸部X线摄影对诊断有帮助根据1180例结脑患儿X线检查,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者达86.9%,其中属于粟粒型肺结核者454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的44.2%,但需注意亦有8.6%患儿肺部正常,这些都年长儿童, 4,对可疑为本病的小儿应早做结素试验阳性反应对诊断有助,但结脑患儿对结素反应有时较弱,因此OT0.1mg或PPD5IU不引起反应时,应以OT1~2mg或PPD250IU的剂量复试, 5,脑CT检查北京儿童医院自1986~1992年对50例结脑患儿做脑CT检查发现,结脑CT所见异常与我院过去152例病理检查结果极为相似,说明脑CT检查对结脑诊断有意义, 6,脑电图检查急性期患儿绝大多数脑电图异常,表现为弥漫性(3周\/秒以下)及(4~7周\/秒)慢活动,不对称,可见不对称偶发尖式棘,尖-慢,棘-慢等现理波,于合并结核瘤或局部脑梗塞时可见占位性或局灶性改变;表现为局部波,但脑电图的改变无特异性,仅可作为临床的辅助诊断,而对病原的鉴别诊断方面意义不大,而对随访治疗效果,判断预后及后遗症有帮助, 7,最可靠的诊断根据是从脑脊液查见结核杆菌应尽量争取在未进行治疗以前认真检查,将脑脊液静置后形成的蛋白膜固定于玻璃上作耐酸染色,可查到结核杆菌,曾统计50例脑脊液留膜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高达54%,除用直接涂片检查外,还可用脑脊液沉淀作病理切片检查,进行脑脊液培养或豚鼠接种, 8,尚有一些早期诊断方法可供参考 (1)脑脊液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有人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脑脊淮淋巴细胞转化,见到在结脑时在PPD刺激下脑脊液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2)脑脊液乳酸盐测定:对鉴别结脑及病毒性脑炎有意义,因此脑脊液乳酸盐测定对鉴别脑与病毒脑炎很有意义,对鉴别结脑与化脑也有一定价值, (3)脑脊液腺苷脱氨酸的活性测定:结
脑病人的脑脊液大多数腺苷脱氨酶活性高于正常(正常人9U\/L),试验的敏感性甚高,简单易行,可做为早期诊断的协助, (4)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结脑时脑脊液IgG明显升高,高于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IgA及IgM稍高,较病毒脑炎高但较化脓性脑膜炎低, 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出现以前应与一般非神经疾患相鉴别,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消化不良,蛔虫病,伤寒,手足搐搦症等,此时做腰椎穿刺激症状及体征后,甚至在脑脊液检查后仍需与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想鉴别, 1,化脓性脑膜炎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因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脑脊液细胞数有时不甚高,其次为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鉴别除结核接触史,结素反应及肺部X线检查可助诊断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淮检查,在细胞数高于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液检查,在细胞数高于1000106\/L(1000\/mm2),且分类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时,自应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细胞学检查,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鉴别, 各种病毒性脑膜炎之诊断要点为:①常有特定之流行季节,②各有其特殊的全身表现,如肠道病毒可伴腹泻,皮疹或心肌炎③脑脊液改变除细胞数及分类与结脑不易鉴别外,生化改变则不相同,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高,蛋白增高不明显,多低于1g\/L(100mg\/dl),④各种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有其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如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等(参阅各有关专章节), 轻型病毒脑炎和早期结脑鉴别比较困难,处理原则是:①先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各项检查,如结素试验,肺X线片等以协助诊断,②不用激素治疗,如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则多为病毒脑炎而非结脑,③鞘内不注射任何药物,以免引起脑脊液成分改变增加鉴别诊断之困难, 3,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其临床表现,慢性病程及脑脊液改变可酷似结脑,但病程更长,可伴自发缓解,慢性进行性颅压高症状比较突出,与脑膜炎其他表现不平等,本病在小锗较少见故易误诊为结脑,确诊靠脑脊液涂片,用墨汁染色黑地映光法可见圆形,具有厚荚膜折光之隐球菌孢子,沙保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 4,脑脓肿脑脓肿患儿多有中耳炎或头部外伤史,有时继发于脓毒败血症,常伴先天性心脏病,脑脓肿患儿除脑膜炎及颅压高症状外,往往有局灶性脑征,脑脊液改变在未继发化脓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可从正常到数百,多数为淋巴细胞,糖及氯化物多正常,蛋白正常或增高,鉴别诊断借助于超声波,脑电图,脑CT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 5,但脑瘤与结脑不同处为:①较少发热,②抽搐较少见,即使有抽搐也多是抽后神志清楚,与晚期结脑患儿在抽搐后即陷入昏迷不同,③昏迷较少见,④颅压高症状与脑征不相平行,⑤脑脊液改变甚少或轻微,⑥结素试验阴性,肺部正常,为确诊脑瘤应及时作脑CT扫描以协助诊断, 典型的结脑诊断比较容易,但有些不典型的,则诊断较难,不典型结脑约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婴幼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可以
惊厥为第1症状,②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③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表现为肢体瘫痪者,④同时合并脑结核瘤时,可似颅内肿瘤表现,⑤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极端严重,可将脑膜炎症状及体征掩盖而不易识别,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对于以上各种不典型垢情况,诊断需特别谨慎,防止误诊, 皮肤粟粒疹的发现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眼底检查对诊断亦有帮助,眼脉络膜上发现结核结节与肺X线片中见到粟粒型肺结核有同等的价值,疾病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