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

>

时间 : 2009-11-27 05:23:54 来源:www.chinabaike.com

[摘要]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 ,中国百科网

疾病名称: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

英文名称:acuterenalfailure;急性肾衰药物疗法:甘露醇;利尿;降压;透析;安定【预后】【概述】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简称急性肾衰,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综合征,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肾脏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即肾脏不能按照机体需要来调节尿量及尿的成分。其特点为内环境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性受到破坏,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潴留,虽然常见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mg/m2),但有些病例如氨基糖甙类肾毒素(aminoglycosidenephrotoxicity)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可接近正常。因此用血止化测定如尿素氮、尿量测量来监测肾功能很重要。【诊断】


详细的病史可协助找出肾衰的原因。呕吐、腹泻及发热提示脱水及肾前性氮质血症。但这也可出现在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肾静脉栓塞之前。如先有皮损或咽喉感染提示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皮疹可见于全身性红斑性狼疮或过敏性紫癜。须注意接触或用过的化学制剂及药物。腰部肿物可能是肾静脉栓塞,肿瘤、囊性病或尿路梗阻。化验检查可有贫血(罕见因失血所致,贫血是因血液稀释或溶血见于狼疮、肾静脉栓塞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白血球减少(狼疮肾);血小板减少(狼疮、肾静脉栓塞、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酸中毒;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及磷增高(肾功能减退)及血钙低(高血磷症)。血清C3水平可降低(链球菌感染后、狼疮或膜增性肾小球肾炎)或血清中可查出对链球菌的抗体(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胸部放射线检查可发现心脏大及液体过多所引起的肺充血。急性肾衰患儿须考虑有无尿路梗阻,如摄腹平片、超声波动波检查、肾核素扫描必要时做逆行肾盂造影,如查出有梗阻须急性做经皮肾造瘘术。最后可能须做肾活体检查以判断肾衰的原因。

【治疗措施】

除病因治疗外,主要的治疗是使病儿能度过肾衰期,使少尿引起的内环境紊乱减至最小程度,争取肾脏病变的恢复。

1.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体检时须估计患儿体液情况,有时不易区分因血容量不足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所引起的少尿。血容量不足时,尿浓缩(尿渗透压高于500mmmol/L,尿钠常低于20mmol/L),尿钠分值常少于1%

如血容量降低而无失血,也无低蛋白就不需胶体扩容。只用30分钟以上时间静脉注入等渗盐水20ml/kg,患者多于2小时内排尿。如患儿仍无尿,须插导尿管测定膀胱尿量测中心静脉压。如临床及化验检查,体液已补足则须考虑用利尿剂。虽然利尿剂对已出现无尿的患儿无效,不能改变肾功能也不影响肾衰的自然过程,但这些药物如速尿或甘露醇作用于肾小管功能的改变,加速了尿流,对有些少尿患者由于促进尿排出,故对高钾血症及体内水滞留的处理有价值。一次静脉量为速尿2mg/kg,速度为4mg/min;如无反应可再给第2次10mg/kg,如尿量不增加,可信用速尿,经静脉给一次甘露醇0.5g/kg,无论有无反应,为避免中毒反应,不宜再用甘露醇。如患者无高血压,可联合用多巴胺,5μg/(kg・分),与利尿剂以增加肾皮质血流。

当补足血容量或给利尿剂后仍无适量尿液排出则应严格限制摄入液量。限液量须根据体液情况决定,如患者少尿或无尿而血容量正常,则液体入量限于不显性水丢失量〔400ml/(m2・24h)或1ml/(kg・h)〕加该日排出尿量。如体内有水滞留应完全限制液体入量以减轻已被扩充的血容量。一般用不含电解质的10%~30%葡萄糖液,经最慢速度的输液泵来维持血管内容量,也可根据电解质平衡来改进输液内容。除体内滞留水分过多外,肾外液体丢失如失血、胃肠道

上一篇文章: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下一篇文章: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

1.尿液检查 尿常规 蛋白一般为(十)一(++),晚期肾功能损害明显时尿蛋白反见减少,尿沉渣 镜检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管型尿,粗大宽阔的蜡状管型对慢性肾衰有诊断价值,尿比重 降低至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尿渗...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