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缺了铁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谢静副主任医师谈小儿缺铁性
贫血 孩子在一段时间里出现面色不红润,发黄或发白,精神不好时,您会不会想
到他贫血了?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的谢静副主任医师介绍,贫血在小儿中并
不少见,其中90%为缺铁性贫血。我国1981年16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6个月~6
岁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为43.03%,农村高于城市。谢静说,小儿缺铁性贫
血的发生和营养状况有很大关系。按理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小
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应该大大下降,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虽然近几年没有大
样本的具体统计数字,但从门诊接诊的病人来看,小儿缺铁性贫血并不比前些年
少见。所以,我们并不能因为生活水平改善了,就放弃了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警
惕性。
◆“铁”和“血”密切相关
谢静说,贫血是指全身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总量减少,导致的血液带氧功能
降低。红细胞是血液的一种成分,红细胞内所含的“血红蛋白”能把人们从肺吸
入的氧气带到全身各个器官,供给机体每个细胞使用,而氧是机体细胞赖以生存
的根本。如果红细胞减少了,或者血红蛋白减少了,运氧能力也就降低了,人便
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嗜睡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是我们所看到
的贫血。
贫血和缺铁有什么关系呢?谢静介绍,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之一,
如果人体缺了铁,就不能“组建”正常的、足够多的血红蛋白,就会出现贫血。
由于小儿生长迅速,铁的生理需要较多;有些孩子偏食,饮食中缺铁;吃母乳的
小儿没有及时添加辅食等原因,他们比较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其中偏食、厌食、
喂养不当是城市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最重要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表现多端
家长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贫血,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呢?
谢静说,小儿贫血一般会有以下表现,细心的家长是可以感觉到的。
皮肤和黏膜苍白。这是贫血患儿最突出的表现,以面部、口唇、耳廓、手掌
和甲床等处较为明显,眼结膜及口腔黏膜最为明
显。因为这些部位毛细血管丰富,又在浅表处分布,所以贫血时这些部位表现明
显。营养不良。长期贫血使患儿体格发育差,身材矮小,不爱玩,易疲倦;皮肤
弹性较差,指甲发育不好、质脆、有横纹,毛发干燥、发黄、无光泽。
心跳、呼吸加快。贫血时,组织缺氧这个“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反映到大
脑,大脑便“命令”心脏泵血速度加快(心跳加速)、肺脏呼吸运动加快,以多提
供一些氧气。这种现象称为“代偿”。但代偿是有限度的,如果贫血继续恶化,
代偿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心脏扩大,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消化不好。消化系统的细胞会因缺氧发生功能障碍,所以贫血的患儿常有食
欲减退、消化不良、
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另外,患儿常会表现出精神不振、嗜睡、
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
环境反应差、智力减退的现象。年龄较大的孩子会经常喊头痛、头晕、
耳鸣、眼
前有黑点等。有些孩子还出现所谓的“
异食癖”,也就是特别爱吃一些奇怪的东
西,如吃树皮、沙土、报纸、生大米、面粉等。
谢静提醒家长,当发现孩子有上述的某些表现时,应及时带他们到医院看病,
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期治疗,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尤其是平时老爱腹泻的孩
子,因为铁易从肠道丢失,更易出现贫血,家长要多加注意。
◆治缺铁性贫血,食疗药疗齐上阵
谢静介绍,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并不难,找准病因,治疗效果也很好。治疗方
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食物补铁。提倡主食强化铁剂。婴幼儿应多吃富含铁的
食物,如蛋黄、瘦肉、肝等,用配方奶替代鲜奶。较大儿童应纠正偏食等不良饮
食习惯。二是服用铁剂。如果通过食疗不能解决问题,如孩子不接受含铁量高的
食品,或血红蛋白在9克/100毫升以下者,可用铁剂治疗。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
血的特效药。此外,补铁的同时加入维生素C和胃蛋白酶可促进铁的吸收。铁剂
应避免与大量牛奶或茶同时服用。铁剂治疗一般须持续至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
后至少8周,以增加机体内铁的储备,不能“见好就收”。如果是因腹泻、肠道
慢性失血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缺铁,还要对那些病进行积极治疗。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是“吃好”
谢静认为,小儿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做好婴幼儿的合理喂养
是可以避免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的。
她说,我们人体所需的铁主要靠食物供给,婴幼儿时期平均铁需要量为每日
10~15毫克。母乳的含铁量比牛乳和羊乳高,而且吸收好。新生儿及婴儿如果没
有母乳喂养,应喂强化铁配方奶,这种奶粉在制造过程中特意加入了一定量的铁
剂。此外,无论是母乳喂养婴儿还是用强化铁奶粉喂养的婴儿,都应在3个月左
右时开始添加蛋黄,7~8个月后,应该添加猪肝泥`瘦肉沫等,这些食物中含铁量
丰富,又容易吸收。尤其是母亲在怀孕期间缺铁者,孩子出生后更应注意补铁。
较大儿童要克服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家长在烹饪过程中也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含铁丰富的食物。值得提出的是,一
些植物性食品虽然含铁量高,但不易被人体吸收。谢主任他们常向家长推荐木须
肉这道菜,为什么呢?因为其中的黑木耳、鸡蛋、瘦肉的含铁量很高,而且它们
几个搭配起来吸收率也很高。所以,每周给孩子做上1~2次木须肉,就能有效预
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不光是小儿,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长发育快、偏食等原因也会出现缺铁性贫
血,而且在临床并不少见。女孩由于月经来潮,每月会丢失50~100毫克血液,机
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不低于每日18毫克)。因此,青少年也要注意摄取含铁多的
食物。
::相关评论::::相关文章::没有相关文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