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深静脉置管;心包积液;引流;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CVC)材料独特,质软、无毒,组织相容性好,导管易固定,不易脱落,管径细,长期带管不影响日常生活,管体融合显影剂,X线下可显导管位置。临床上常用于深静脉穿刺置管以建立快速补液通道,监测中心静脉压,行静脉高营养治疗。但我们发现以Seldinger穿刺法行经皮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术,可用于心包积液的引流。该方法集抢救、诊断、治疗于一体,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创伤小,出血量极少。传统的心包穿刺术是风险较大的操作,其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10%~20%,主要是不易掌握进针的深度而致严重的心肌、冠脉损伤。国内外一些学者将用于心导管术的Seldinger穿刺法用于心包积液引流中,并证明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该种心包穿刺法极少有并发症出现[1-3]。用该法行心包腔内置管,避免了传统反复穿刺抽液的缺陷,如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操作耗时长,工作量大,易致出血、感染、气胸甚至严重的心肌、冠脉损伤等并发症;并且引流速度易于控制,可避免因引流速度过快而出现心律失常、肺
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近2年来我科用此法给8例患者行Seldinger穿刺法用于心包积液引流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中到大量心包积液的8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0~72岁,平均55岁。结核性心包积液2例,肿瘤性心包积液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心包积液2例。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气促症状体检均有心浊音界扩大、
脉压缩小及心音遥远。胸片示心影增大。
1.2材料
超声心动仪(GE公司,VV7);Sungwon中心静脉导管全套装置(sungwonmedican公司,包括穿刺针,注射器,16Ga×20cm中心静脉导管,肝素帽,J型导引钢丝,鞘管);紫外线常规消毒B超室;胸穿包1个;无菌手套1付;无菌引流袋1个;三通开关1个;1%利多卡因10ml;无菌胶贴膜1张。
1.3方法
1.3.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对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目的、方式,消除其顾虑和恐惧感,必要时可给予地西泮10mg肌注。
1.3.2手术操作患者取半卧位术前先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包积液量及其分布,选液平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为穿刺点,确定最佳进针部位、方向以及进针深度,用龙胆紫标记。常规用碘伏消毒术野铺无菌孔巾。1%利多卡因3~5ml,局部浸润麻醉,18G中心静脉穿刺针抽取1%利多卡因3~5ml针尖指向二维超声心动图预定方向,在2~3ml的轻微负压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缓慢进针一旦进入心包腔,心包积液便立即涌入注射器中,则停止进针,沿注射器尾端的单向孔送入0.035英寸J型导丝,退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16号中心静脉导管10~15cm深,退出导丝,接三通开关,先抽取50ml心包积液送实验室检查,然后接无菌引流袋,无菌胶贴膜固定导管。以后根据病情可用50ml注射器通过三通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注药及进行其他治疗。一般首次不超过400~500ml,防止
肺水肿。每次引流后,均用1∶5000肝素液0.5ml封管。负压引流每日量小于50ml时对结核性心包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每日注入地塞米松5~10mg以降低心包粘连的发生,恶性心包积液抽液后,根据原发肿瘤情况注入高聚生、顺铂等。导管留置至患者
心包压塞症状消失,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无心包积液或心包积液量明显减少即可拔管。
2结果
全部8例次穿刺置管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5~10min,导管留置时间2~31d,平均10d。引流量300~3600ml,术后所有患者心包压塞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未出现心肌或其它脏器损伤。无并发症,留置时间3~20d1例患者置管期间,变换体位时感
胸痛,调整导管深度及方向后,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