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心绞痛

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 : 2009-11-27 07:23:04 来源:www.studa.net

[摘要]

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静点硝酸甘油,每日1次,疗程14天。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每日2次;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证候、静息心电图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3.3%(P<0.001),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静息心电图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补阳还五汤;临床观察

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6例为我院2006年1~12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岁;发病时间1~6年,初发劳力性心绞痛3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28例,自发性心绞痛5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岁;发病时间1~5.5年,初发劳力性心绞痛4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22例,自发性心绞痛4例。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静滴硝酸甘油,常规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0g,丹参15g,红花5g,地龙10g,桃仁10g,赤芍5g,三七5g,延胡索10g,炙甘草5g,葛根15g。水煎服。每日2剂。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期间注意事项;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刺激,清淡饮食,忌肥甘厚腻的食物,戒烟酒。

1.2.2疗效观察

1.2.2.1观察指标(1)每日用药前、后均详细询问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2)每日在用药前后各描计静息12导联心电图1次。

1.2.2.2检测方法静息心电图采用日产心电图机(型号ECG-6551)记录。

1.2.3统计学处理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前述3个指标的变化。文中所有的统计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用药前后自身对照t检验。

2.1西医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1]。劳力性心绞痛改善2级,缺血性ST段下移减少>0.1mV或心绞痛改善1级,ST段恢复正常为显效;心绞痛改善1级,缺血性ST段下移减少>0.05~0.1mV为好转;自发性心绞痛完全控制,不达上述标准为无效。

2.2中医症状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3治疗结果

2.3.1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见表1。表1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略)注:两组比较,P<0.001

2.3.2治疗前后两组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见表2。表2两组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略)注:两组比较,P<0.05

2.3.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疗效见表3。表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疗效(略)

3.1现代医学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不及时有效的控制,常常易发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2]。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斑块破裂和糜烂;(2)炎症;(3)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4)血管收缩;(5)心肌组织。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相似的文章

更多>>

心绞痛疾病

1.心电图检查。 2.心脏X线检查。 3.放射性核素检查。 4.冠状动脉造影 。 5.血管内超声显像检查。 6.血管镜 检查。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