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心律失常

专家:公众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严重不足

时间 : 2009-11-27 06:42:22 来源:www.nn365.org.cn

[摘要]

新华网广州11月8日电(记者杨霞)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最大原因,但“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的现象却十分普遍。日前在广州举行的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周活动上,医学专家表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心律失

  新华网广州11月8日电(记者杨霞)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最大原因,但“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的现象却十分普遍。日前在广州举行的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周活动上,医学专家表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心律失常预防和诊治的主要问题,就是公众对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控制率和治疗率更低,公众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心律失常是常见病症,是指心跳节律或速率的异常改变,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有统计显示,心脏性猝死88%由心律失常导致。  “人一生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心律失常,更多见于有病变的心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王景峰说,轻度心律失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但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各地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健康宣传教育,人们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严重不足,这一现象令人担忧。”王景峰指出,教育不足会导致两个极端,要么是过度紧张,造成过度治疗;要么是忽视或无知,全民对于心脏性猝死的救治知识和技术严重不足。专家认为,普及公众教育、加强诊断预防、推广先进疗法,势在必行。  专家指出,要加强检查和预防,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以明确诊断。在心律失常病人中,较为常见的是房颤。高危人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及早选择和接受有效的疗法。同时也要崇尚科学治疗,不回避新疗法新科技,一旦诊断成立,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体内除颤器和心律同步装置等方法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  记者了解到,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心律失常的防治知识技术普及方面有不少成功经验。有的国家已将心脏急救培训立法,政府、学术团体、媒体非常关注心律失常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如英国、美国等都发起心律失常知晓周,并发展为世界心律失常知晓周。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专家:公众对心律...”相似的文章

更多>>

心律失常疾病

体格检查 (1)听诊:心律失常的70%可通过听诊发现,如能有序地注意其频率与节律的变化,则能做出初步判断,例如过早搏动,可听到提前的心脏搏动和代偿性间歇,如阵发性室上速,可听到快速而规律的心脏搏动;而心房颤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