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科医学文献库免费下载新生儿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反复发作可致颅脑损伤或新生儿猝死,应引起重视。
概述:
新生儿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20s,并伴有心率减慢(HR<100次/min)、
发绀及肌张力减低,可发生于任何胎龄的新生儿。早产儿呼吸暂停以原发性为多见,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所引起;足月新生儿若发生呼吸暂停,则多有原发病史,以继发性为主,其诱因很多。反复、长时间发作可致缺氧性脑损伤、
颅内出血及早产儿呼吸衰竭、肺出血,甚至导致猝死,危及生命。
一、诊断要点
(一)诊断
●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20s,同时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及(或)紫绀、肌张力低下等。
●反复发作呼吸暂停:呼吸暂停lh内反复发作2-3次以上。
●周期性呼吸:在正常呼吸的周期中,呼吸停止<20s,无心率减慢。
(二)分类
1、原发性呼吸暂停
●多发生在早产儿(胎龄<34周或BW<1750g),随生后日龄增加,呼吸暂停的次数逐渐减少,一般持续至纠正胎龄35-36W(胎龄<28W者持续至纠正胎龄39-40W)。
●一般出生后2-7d首发。体温过高或过低、GFR、插胃管等均可诱发。
●患儿除"不成熟"外并无其他疾病征象。
因此,排除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多种病因后才能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
◆类型
●中枢性(10-25%):
●阻塞性(10-20%):咽部、喉部梗阻。
●混合性(50-70%):既有脑干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又有梗阻因素。
◆分度
●Ⅰ:自行缓解
●Ⅱ:刺激缓解
●Ⅲ:吸氧缓解
●Ⅳ:气囊加压缓解
2、继发性呼吸暂停
●多见于足月儿,但也可发生于早产儿;
●生后立即出现或既往良好而2W后出现者常提示其他严重疾病。
●常继发于下述异常情况:
-神经:窒息、脑
水肿、颅内出血、HIE、脑发育异常、惊厥等。
-呼吸:NRDS、
吸入综合征、气漏、CLD、BPD、肺不张、气道梗阻等。
-感染:肺炎、败血症、脑膜炎、NEC。
-消化:喂养不当、胃食道反流、咽反射、
肠梗阻、肠穿孔、高胆。
-代谢:低血糖、低血糖、低血钙、代酸
-循环:PDA、低血压或高血压、心衰。
-血液:贫血。
-环境:低体温、环境温度过高等。
-体位:颈部过度屈曲或延伸→气道梗阻。
-药物:镇静剂(巴比妥等)过快过量、全身麻醉、PGE1等。
因此,对任何呼吸暂停患儿均应作相应的辅助检查以寻找原因。
二、治疗
(一)心肺监护
对于所有胎龄<34W的早产儿,在生后1W内均应监护呼吸、心率和SaO2;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需一直监护到无呼吸暂停至少5天后。
(二)加强护理
应避免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各种原因。
1、吸痰:及时清理呼吸道,吸痰要迅速和轻柔,但避免频繁吸引刺激。
2、给氧:必要时用改良后的鼻导管吸氧(85-95%),避免低氧血症。
3、环境:置暖箱,将环境温度设置于中性温度的下限。
3、体位:仰卧位或严密监护下置于俯卧位,避免颈部过度屈曲;
4、喂养:当胎龄过小或有胃食道反流时避免经口喂养,留置胃管,鼻饲母乳或配方奶;
(三)去除诱因
明确病因,针对病因积极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及时控制感染,纠正贫血、代谢紊乱、胃食管反流等。
(四)物理刺激
呼吸暂停发生时可先用物理刺激,促使呼吸恢复,,同时保持气道畅通。具体方法包括:轻拍足底,轻弹面颊,摩擦背部、胸和腿等部位,或轻摇躯干。如面罩加压呼吸、托背、拍打足底等。
(五)药物治疗
1、指征:反复或长期的呼吸暂停,可用药物兴奋呼吸中枢。
2、药物: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多沙普伦、纳洛酮等。
3、疗程:用药3~5d后停药
(六)辅助呼吸
在药物治疗无效,呼吸暂停频繁发作,或伴呼吸衰竭时可予。
1、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
●指征: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
●参数:初调压力为3-5cmH2O,FiO2为0.25-0.4。
2、机械通气
●指征:对CPAP和药物治疗均无效者,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参数:初调Fi020.25-0.4,PEEP2-3cmH2O,PIP10-15cmH2O,RR20-30次/分,吸气时间0.4秒。然后根据血气分析调整,维持血氧分压在50-80mmHg。
2008-12-1919:40:30回答家长提问获取一搜宝宝金币:0dongshuanghui[宝宝疾病求救及咨询]我的孩子4-5月打百百破疫苗0tracy[宝宝疾病求救及咨询]我宝宝9个月大,这个星期每晚都..0伟伟[准妈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