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03:39:21 来源:lw.china-b.com
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内科性呕吐,小部分属于外科手术范畴。现将我院2001~2003年间入院诊断为新生儿
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内科性呕吐,小部分属于外科手术范畴。现将我院2001~2003年间入院诊断为新生儿呕吐的住院患儿96例进行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本文96例新生儿呕吐病例情况统计,年龄:0~1天8例,占8.33%;1~3天12例,占12.5%;3~7天28例,占29.1%;≥8天48例,占50.0%。性别:女46例,男50例。内科疾病81例,占84.37%;外科疾病15例,占15.63%。
2内科性呕吐性,次数多而量少,在碘油造影时,可见碘油反流入食管。此类婴儿可采取右侧卧位,抬高头部以防呕吐。后者的呕吐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呈喷射性,并非每次喂奶后均呕吐,间歇性发作,时轻时重。呕吐物为乳汁、乳块,不含胆汁。钡餐造影有助于诊断。阿托品治疗有效。
2.5便秘共13例,占13.5%。其中胎粪性便秘者11例,吐出物以胆汁为主。病史常能问出无胎粪或排出极少胎粪,便秘可持续6~8天;病婴逐渐出现腹胀,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肠梗阻及胎粪颗粒阴影。肛检有时可带出大量黏液便,腹胀随即消失,症状好转。此症虽有低位肠梗阻症状,但无需手术处理,预后良好。
2.6颅压增高共3例,占3.06%。由于颅内压增高而致,并均有窒息产伤史。
2.7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共1例。因胃内出血后血液刺激胃壁而引起呕吐,呕吐物常带咖啡色或鲜红色。呕吐的发生多在出生后24~72h,与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发生的时间相符。sp;2.8不明原因共1例,未做随访。
3外科性呕吐sp;3.5巨结肠5例,占总例数5.2%。本症典型症状为便秘、腹胀,最后产生呕吐。3.6肛门狭窄与无肛门共2例。3.7胎粪性腹膜炎重症尤其穿孔未愈合者,出生后很快出现严重呕吐、腹胀、腹壁红肿和静脉曲张。X线平片可见腹腔游离气体、积液及斑块状钙化影。
3.8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少数患儿可在生后2天内发病,轻症表现腹胀、胃潴留、胃内抽出物含胆汁;重症有呕吐、腹胀、腹泻及血便,肠鸣音消失。X线平片特征性改变为麻痹性肠梗阻、肠壁增厚、肠壁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养不当史或服药史;呕吐多不严重,除败血症外,呕吐物不含胆汁,更不含粪汁;大便正常或量稍少;无肠梗阻表现;常有消化系统以外的症状、体征;X线腹部平片无异常特征。4.1.2外科性呕吐特点可有羊水过多史;反复顽固的严重呕吐,常伴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呕吐物含胆汁、粪汁;无胎便或量极少;有明显的肠梗阻表现;X线平片、钡剂或碘油造影可见各种消化道病变的特征。4.2定位在确定有消化道异常的基础上,鉴别病变的部位。4.2.1上消化道呕吐出现早,常在开奶前或第1次开奶时发生,在每次喂奶后立即或短时间内呕吐,呕吐物为乳汁或乳块,也可能混有血液,但均无胆汁。如需做碘油或稀钡剂造影,须先摄X线平片后再进行。4.2.2中消化道呕吐发生在出生后第1~2天。常在每次喂完奶1h之后才吐。呕吐物含胆汁,上腹胀,见胃蠕动波,示病变在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如呕吐物为原粪样物质,腹胀,有稍细的肠型及肠蠕动波,则病变多在空肠下段及回肠。4.2.3下消化道呕吐发生在出生数日以后。在诊断未明确前,原则上应禁食,但为了观察其性质,在排除食道闭锁后在密切观察情况下喂奶,置右侧位,以及对症处理,观察效果。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