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寻医热线2008.7.23星期三产前预防可减少新生儿溶血病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副刊)□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刘汉楚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以ABO系统血型不合最常见。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常发生在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B型和AB型。
溶血病宝宝的临床表现
首先是皮肤与
巩膜黄染,常见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48小时内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急剧上升;其次就是
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其三是肝脾肿大;四是胆红素脑病(或称核
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多见,如不及时治疗,1/2-1/3患儿死亡。
溶血病早治效果好
主要方法有:⑴蓝光疗法,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它具有退黄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副作用仅仅是有的宝宝可出现一过性皮疹,大便次数增多等,这些症状不需要处理,停光照后可自愈;⑵药物治疗,光疗的同时加用药物治疗,可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或阻止胆红素在肠道的再吸收。⑶换血疗法,部分严重溶血且有核黄疸的危险性时才考虑换血。
新生儿溶血病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大多预后良好,没有后遗症;只有少数胆红素脑病患儿才有
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易生溶血病宝宝的妈妈
1.有自然流产史及前一胎新生儿黄疸史者。
2.血型检查为O型,其丈夫为A、B或AB型。
3.O型血准妈妈在孕前查出抗A或抗B抗体效价较高者。
4.孕期B超检查,严重溶血者可见胎儿皮肤
水肿,肝脾肿大等。
产前预防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1.对可疑的妈妈,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体效价高者可在孕前先进行中药治疗来降低抗体。
2.孕后定期查抗体效价,第一次孕16周查,第二次孕28-30周,以后每2-4周查一次,孕妇自抗体效价增高时开始口服中药,每日一剂至分娩。
3.孕期诊断为血型不合溶血病者,在24、30、33周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以提高胎儿抵抗力。
4.自预产期前2周开始口服肝酶诱导剂,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