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18:43:15 来源:www.stnn.cc
港新生儿患湿肺症倍增 应避免提前剖腹产,
【星岛网讯】香港近年高龄产妇人数上升,还有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腹生产,有研究发现在39周前经剖腹出生的婴儿,患上“湿肺症”而需要入住深切治疗部的病例,在过去五年间增加一倍多。医生指剖腹出生的婴儿有可能没准备将肺部胎水排出,引致呼吸困难,长大后更易患上哮喘病,呼吁孕妇应在有胎动后或怀孕39周后才进行剖腹产子。
《星岛日报》消息,港大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及妇产科学系共同进行的研究显示,患有初生儿短暂性气促(TTNB)、又名“湿肺症”而需要入住玛丽医院初生婴儿深切治疗部的病例数目在过去五年内倍增,由2002年的20宗增至2006年的43宗。
研究人员发现在2002至2006年间,共155名出现严重“湿肺症”病征的婴儿,需入住玛丽医院新生婴儿深切治疗部,接受呼吸辅助的治疗。
其中一名38周作动前剖腹生产的婴儿在出生三小时即出现呼吸困难,需插喉协助呼吸,最后留院15天,期间出现缺氧、血氧过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港大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名誉副教授蓝章翔医生指出,有关“湿肺症”的病源是由于婴孩在出生以后,因无法自行清除肺部的胎水而引致。她说:“BB出世,妈妈要给BB‘通知’,就是出现阵痛,子宫收缩就产生茶酚胺,可助启动上皮细胞分泌ENaC,协助血管及淋巴吸收肺部的胎水,而且经阴道出生可助BB将肺部积水挤压出肺外,出生后喊几声就呼吸畅顺。”
蓝章翔医生解释,虽然婴儿在妊娠37周后出生已属于足月,但是39周前剖腹产子,胎儿有可能没有准备,未接受“我要出世”的讯号,没有完成“排出肺部胎水”的程序,提高患上“湿肺症”的风险。
她强调,严重的湿肺症会引发其它可致命的并发症,并可能对婴孩造成永久的伤害,例如气胸、缺氧、肺出血和初生儿持续性肺部循环血压过高,将来有较高机会患上哮喘病。
www.stnn.cc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