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asphyxiaofnewborn拚音XINSHENGERZHIXI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新生儿疾病(儿科)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新生儿出生后短时间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而浅表的无效呼吸称新生儿窒息.中医释名西医病因根据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宫内窘迫及产时窒息两种,后者常为前者的继续。(1)宫内窘迫:胎儿在子宫内因血供不足,缺氧而引起窘迫,其主要原因有:①孕母因素:如严重
贫血、慢性肺或心脏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毒症)以及应用降压药、镇静剂或麻醉剂等。②胎盘因素:如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等。③脐带因素:如脐带扭转、绕颈、打结、过短、脱垂、畸形等。④胎儿因素;如畸形(心、肺、纵隔、脑)、
颅内出血等。多数发生在产程开始以后,胎儿因缺氧首先出现胎动增加,胎心增快,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排出胎粪;随后进入抑制状态,胎心减慢和节律不齐,少数缺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产时窒息:多与宫内因素有关,为宫内窘迫的继续,胎儿因宫内缺氧及血中C02过高,兴奋呼吸中枢而发生呼吸动作,将羊水及胎粪吸入引起羊水胎粪
吸入综合征,也可因母在产程中应用麻醉、镇静等药,或母施行选择性剖宫产时,使原来正常的胎儿发生分娩时窒息。缺氧使内脏发生出血,如颅内出血(脑室、脑实质和蛛网膜下腔)和肺出血。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中医病机病理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婴儿出生时应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法,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有利于估计窒息的程度。总分0―3分者为重度窒息(苍白窒息),4―7分者为轻度窒息(
紫绀窒息),8―10分者基本正常。发病病史症状体征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窒息患儿血气分析可有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血清pH值降低,兼有呼吸性及代谢性酸中毒。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发现有宫内窘迫时,应立即给孕妇吸人氧气,改变为侧卧体位,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维生素C0.5―1g(可于1―2h内重复使用),以增强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临产前可通过羊膜镜在胎儿头皮取血作pH,若pH≤7.25,说明胎儿窘迫,配合胎心及产程监护,根据不同原因和产程进展,采取积极措施。有宫内窒息者,应作好抢救准备,使胎儿出生后根据Apgar评分采取相应措施,并对患儿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气分析等进行监护。首先需吸清呼吸道分泌物,然后面罩给氧,如不见好转或生后5minApgar评分仍为0―3分者,可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给予加压供氧。必要时可用人工呼吸器,心率在100次/min以下时即作心脏按摩,药物方面可从脐静脉注入25%葡萄糖10ml,内加维生素C0.1g。过去普遍应用一些复苏药如尼可刹米或洛贝林(山梗菜碱),但经实践证明这类药物有副作用,具有一定危险,故应慎用。根据血气分析和pH值,可从脐静脉注入5%碳酸氢纳,每次2―3ml/kg以纠正酸中毒。对呼吸及心功能不全及循环衰竭者给予相应措施。有脑
水肿时注意限制液量,并给呋塞米(速尿)或甘露醇等脱水剂。注意保暖,防止发生低血糖。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康复预防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特别对高危妊娠及高危新生儿必须加强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分娩时母儿健康或尽量减少发生窒息的因素,临产时慎用麻醉药或催产素等。历史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