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07:26:19 来源:book.qq.com
从《红楼梦》看中国男人的群体性变态
作为国内最著名、最伟大、首屈一指、绝无仅有的变态心理学研究专家,我抱着变态的心理认真阅读《红楼梦》,并将二十一世纪红学的最新、最奇、最惊人的发现公布于众,以促进红学与时俱进,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蓬勃发展。
群体性变态有两种读法,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断句,断法不同,潜意识的变态方向或将变态发展方向也不同。
人的第一审美对象是父母,第二审美对象是自己,所以都以为天下至美非己莫数,超女海选时,是个女人都想露面,也不管这张脸有没有人样;而找对象,也一定有父或母的影子,这是潜意识中对异性的确定性审美,非人类,如鸟、猴,都是以此为择偶标准的。
中国男人的群体性变态,正是基于此。不过,异性崇拜才是导致群体性变态的直接原因。
中国历来提倡“女主内,男主外”,所以小孩子从小接触的人众主体是女性,就像贾小玉,在女人堆里混,才说出“女儿是水,男人是泥”的混话。他也搞不清自己的性别了,他不男不女的性取向和不男不女的性格正是古典贵族变态最好例证。
国人把这样一本将变态人物为主角的小说奉为文学中的国粹,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对贾小玉欣赏不已时,国人的群体性变态已暴露无遗。
当然,这种欣赏也包含着代入式的阅读幻想,以为自己正是那个活在女人堆里已是花香太浓不识香的贾小玉。于是,现实中处处面对粗脂俗粉的痛苦,总算有了个安慰之所,可以自乐其中,“书中自有颜如玉”。而那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人比鬼丑、又爱大发白日梦的女子们,也不小心以为自个儿正是落在俗世的林小玉。伤感也!
我发表在《欧洲变态心理学专家分析报告》中的一篇变态文章就曾尖锐的指出:中国男人的群体性变态具有遗传性质和自生衍性质。换个易于理解的说法,处女情结就是一种群体性变态。
不知精读《红楼梦》的小红爱好者是否发现一个问题:里面的女性二十岁以下的占大多数,处女理论上自然也占大多数。这不仅是曹小琴的爱好,这是群体性变态的必然。
笄(jī):指女子十五岁。笄,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多有意思的现象:女子的适婚年龄是以性成熟为标志,而男子的适婚年龄是以心理的基本成熟为标志。以强权在女子心理成熟之前占有她的处子之身,并辅以强大的道德压力,使之不敢不从,这是中国男人历史上一贯的做法,也正是最具遗传性质的群体性变态。
偶然读到一篇为小红歌咏感怀的文章,实在觉得警醒民众任重道远,小红至今还拥有大量拥趸者,正因为小说满足了这部分人众的变态心理!
[责任编辑:judyxu]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