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04:10:49 来源:www.51ask.net
性病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venereum)又称腹股沟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inguinale)、第四性病。本病俗称“鱼口”、“便毒”。本病初疮往往发生于生殖器上,以后则附近淋巴结肿大,化脓,形成瘘管,最后以疤痕愈合为特征。女性患者往往可造成直肠狭窄,并可出现全身症状。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云:“左为鱼口,右为便毒,总由精血交错,生于两胯合缝之间结肿是也。”《疡医大全》指出:“漫肿坚硬时痛,甚则痛牵睾丸,上及少腹,形长如蛤,一两月方能溃破,其脓深可知,破后脓稠可愈,败浆最难收口,久必成漏。”对本病的症状均有较详细的介绍。本病在建国前是主要的性病之一,而目前本病并不多见,但是,随着性病的不断增多,其也会增加。所以认识本病是十分必要的。
本病的致病因子主要是L1、L2、L3血清型的沙眼衣原体属,沙眼衣原体是主要的粘膜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非淋菌性尿道炎都是由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疾病。沙眼衣原体有不同的血清型,而不同的血清型能引起不同的疾病。
三、传播途径
本病大多由性交传染,偶由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口淫及肛交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结炎。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在1周左右。
2、早期症状 初为极小的疱疹、溃疡。男性多发于阴茎体、龟头、冠状沟和包皮。女性则发生于前庭、小阴唇、阴道口及尿道口周围。皮损常为单个,有时数个,无明显症状,常被忽略,数日自愈,不留疤痕。
3、中期症状 为腹股沟淋巴结炎。初疮出现1-4周后,2/3病例的两侧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称为“第四性病性横痃”。淋巴结初起孤立散在,质硬性增大,有疼痛或压痛,之后常相互粘连成块状,皮肤表面呈紫色和青色。由于腹股沟韧带将肿大的淋巴结分开,皮肤呈现槽沟状。数周后肿大的淋巴结呈现波动感,在经1-2周后软化破溃,排出黄色浆液或血性分泌物,形成多数瘘管,似“喷水壶状”,经数周或数月后而痊愈,愈后留有疤痕。女性很少发生淋巴结炎,因其初疮常发生于阴道下部,如经髂及肛门直肠淋巴结引流,引起髂及直肠周围淋巴结炎及直肠炎,导致腹痛和腰背痛。 出现淋巴结炎时可伴有轻重不等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痛、肝脾肿大等,有时可出现皮疹,如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韧带将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分开形成沟槽征
4、晚期症状 从早期到晚期的时间为1-2年,也有若干年者,主要表现为生殖器象皮肿和肛门直肠综合征。
(1)、生殖器象皮肿
性病淋巴肉芽肿的生殖器象皮肿是发生于本病后期的一种严重的损害。由于淋巴管慢性炎症而致阴唇、阴茎、阴囊的象皮肿,其皮肤表面可发生疣状增殖及息肉样生长,可形成直肠-阴道或尿道瘘管,形成毁形性溃疡和疤痕。
(2)、肛门直肠综合征
性病淋巴肉芽肿的肛门直肠综合征是本病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它是由于炎症由女阴扩展到直肠周围引起直肠周围炎症,可有血性分泌物排出,之后可形成疤痕,然后直肠下端呈管状狭窄,导致排便困难或伴有肛门周围瘘管。由于进行性狭窄,可出现便秘、腹痛。
五、实验室检查
诊断性病淋巴肉芽肿,实验室检查是必需的。首先要作血清学检查,它对诊断和判定疗效都是必要的。有条件的要作衣原体的培养,进一步确定衣原体的血清型。此外,Frei皮肤试验、组织病理检查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查的详细情况请点击实验室检查。
如有以下几点即可作出诊断:
(1)有不洁性交史。
(2)在生殖器部位出现过表浅糜烂与溃疡。
(3)1-4周后出现两侧腹股沟淋巴结炎,有槽沟征及喷水壶状多数瘘管,痊愈后留疤痕。
(4)结合组织病理及补体结合试验可作出诊断。
七、鉴别诊断
梅毒、软下疳都有腹股沟淋巴结的肿大,当你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时,要仔细检查,一定要找专科医师治疗,以免诊断治疗错误。几种性病的淋巴结炎鉴别项目: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潜伏期5-6周2-5天2-4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情况:两侧数个如拇指大淋巴结如鸡蛋大淋巴结一或两侧数个鸡蛋大的淋巴结;化脓无有、有槽形征无、无有瘘管无、无有疼痛、无有有发热、无有时有常有;病原体:梅毒螺旋体、杜克雷嗜血杆菌、衣原体。
西医主要用抗生素治疗,中医按感受秽毒、湿热下注,气血痰瘀交阻肝脉辨证论治。详细情况请点击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西医治疗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中医诊疗。
本病主要是经过性交传染,预防与调护的重点是洁身自好,不发生不洁性交。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