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性心理障碍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提防网络性心理障碍―教育硕士考试

时间 : 2009-11-27 07:59:50 来源:xueli.kswchina.com

[摘要]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提防网络性心理障碍

  随着电脑的普及,痴迷电脑者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受到了心理学家、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而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并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该病的典型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动、自我评价能力降低、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在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早期,患者先是感受到上网的其乐无穷,然后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出现记忆力下降。该病晚期,患者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外表憔悴,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多见于15―45岁,男性占总发病人数的98.5%,女性占1.5%,20-30岁的单身男性为易患人群。这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涉及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起因应追溯到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代表母爱的温暖、关怀、安全等美好感觉的回忆和思念,而患者通过上网,重新获得这种从口唇期结束后就似乎消失而又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满足感。尤其当人在成年后受到挫折,如工作上的失落、社交恐惧、失恋等,便容易沉溺于网络之中以求解脱。

  一旦出现网络性心理障碍,医生和病人都要对此引起重视。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也可由专门的医疗机构应用抗抑郁药及精神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责任编辑:王霞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教育硕士心理学辅...”相似的文章

更多>>

性心理障碍疾病

主要做脑电图,生殖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