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性心理障碍

网络性心理障碍

时间 : 2009-11-27 10:16:33 来源:www.xici.net

[摘要]

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痴迷电脑者比比皆是,伴随电脑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已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现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种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生物钟紊乱、食饮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在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早期,患者先逐渐感受到上网的乐趣,然后上风时间不断延长、由此岂现记忆力下降。有些患者晚上起床解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络上“溜达溜达。”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后来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乏无力和食饮不振,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该病晚期,患者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外表憔悴,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介于15-45岁,男性占发病人数的98.5%。女必占1.5%。20-30岁的单身男性为易患人群。这种心理暗生的原因涉及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根据障碍的起因应追溯到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代的回忆和思念,而患者通过上网,重新获得这种从口唇期结束后就似乎消失而又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满足感。成年后,受到挫折如工作上的失落、谇交往恐惧、失恋等,为了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之中。  一旦出现网络性心理障碍,医生和病人都要对此病引起重视,胯于此病的治疗沿处于探索联合会,采取的措施有: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也可应用抗抑郁如丙咪嗪,多虑平及精神疗法等综合治疗。  “IAD”是什么?“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的简称。据有关资料表明,随着我国网民队伍的不断增加,有不少网民已经患上了IAD。因此,在互联网(Internet)这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对方便人们学习研究、工作和娱乐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应该正确对待。  许多网迷坐在家里玩Internet,往往是心驰往而欲罢不能,连续玩它五六个小时,屁股动都不动,甚至通宵达旦。有时夜晚起床解手,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上“溜达溜达”。白天工作无精打采,然而一模键盘立刻神采奕奕。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IAD。  IAD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不能,难以自拔。患者多沉湎于网上自由说谈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尔后可发展成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究其原因,是由于IAD患者卢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境高,文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必变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秀发种种疾患,如心血管疾并胃肠神经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显屏,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消耗过多、若未能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在不完美的现实中,努力创造完美的自我。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网络性心理障碍”相似的文章

更多>>

性心理障碍疾病

主要做脑电图,生殖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