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的分类

时间 : 2009-11-27 02:46:30 来源:jb.xtata.com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眼眶骨折的分类。方法 应用复位-眼眶-分类法,对65例具有眼眶骨折的病例进行分类。结果 复位-眼眶-分类法分为6型,Ⅰ型无需复位眼眶型;Ⅱ型单纯眶底骨折型;Ⅲ型眼眶-颧骨骨折型;Ⅳ型眼眶-

  [摘 要] 目的 探讨眼眶骨折的分类。方法 应用复位-眼眶-分类法,对65例具有眼眶骨折的病例进行分类。结果 复位-眼眶-分类法分为6型,Ⅰ型无需复位眼眶型;Ⅱ型单纯眶底骨折型;Ⅲ型眼眶-颧骨骨折型;Ⅳ型眼眶-上颌骨骨折型;Ⅴ型粉碎性眶下缘型;Ⅵ型复合性眼眶骨折型。结论 复位-眼眶-分类法既能全面、准确反映眼眶骨折的客观存在,又能指导临床治疗,且简单,实用。

  根据眼眶和眶底的局部解剖,眼眶骨折一定波及颧骨、上颌骨、筛骨、额骨等诸骨。反之,颧骨骨折也一定涉及眼眶。为明确骨折的部位,应称为颧骨-眼眶骨折,上颌骨-筛骨-鼻骨-眼眶骨折,这样才能反映眼眶骨折的客观存在。然而颧骨-眼眶骨折的复位方法不同于上颌骨-筛骨-鼻骨-眼眶骨折的复位方法。眼眶骨折的分类法既能反映眼眶骨折的客观存在,又能反映分类,指导治疗。

  1 临床资料

  自1995年1月-1999年12月对65例眼眶骨折的病例进行分类。其中男性54例,女性11例,年龄13-85岁。主要致伤原因为硬物、拳脚击伤、交通意外、运动意外、摔倒、机器零件击伤及台风致树木击伤眼眶。诊断依靠观察眼眶颧骨有否凹陷、有否眼球上凝活动障碍、有否复视、有否眶下区感觉异常、有否眶下缘触及台阶感或眶外侧触及活动感。随后选择华特氏、CT冠状位和三维CT成像及手术证实。

  2 结果

  Ⅰ型 无需复位眼眶骨折型,即眼眶骨折为线形稳定性骨折或者骨折伴有轻度移位但无面部畸形,眼球功能障碍。5例,占7.70%;Ⅱ型 髂骨内皮质修补单纯眶底骨折型,5例,占7.70%。

  Ⅲ型 齿钩-眼眶-颧骨骨折型,即骨折主要波及颧骨和颅面骨的连接部位,需齿钩颧骨下复位。32例,占49.23%。

  Ⅳ型 镊子-眼眶-上颌骨-筛骨-鼻骨骨折型,即骨折主要波及上述部位,需镊子经鼻腔或骨折处复位。9例,占18.46%。

  Ⅴ型 接骨板-粉碎性眶下缘重建型,即眶下缘骨折段为3段以上或眶下缘骨缺损。12例,占13.85%。

  Ⅵ型 复合性眼眶骨折重建型,即单侧眼眶骨折同时具有以上三种骨折或眼眶骨缺损。2例,占3%。

  3 讨论

  3.1 关于类型名称的简化

  复位-眼眶-分类法6型可简称为Ⅰ型无需复位眼眶型,Ⅱ型单纯眶底骨折型,Ⅲ型眼眶-颧骨骨折型,Ⅳ型眼眶-上颌骨骨折型,Ⅴ型粉碎性眶下缘型,Ⅵ型复合性眼眶骨折型。

  3.2 关于最佳修补方法

  单纯眶底骨折的修补可经上颌窦眶底托起如:上颌窦油纱布填塞,上颌窦小气袋填塞和眶底直接用硅胶片、钛合金片、珊瑚礁片、肋骨片、颅骨外侧板、下颌骨外侧板及髂骨内侧板等修补。从稳定、安全、抗感染、形态大小来判断,作者认为髂骨内侧板为最佳修补方法。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眼眶骨折的分类”相似的文章

更多>>

眼眶骨折疾病

1.试验检查:下直肌牵拉试验阳性,有地卡因麻醉结膜后,用眼科有齿镊,通过结膜夹住下直肌腱,作牵拉试验,如眼球上转受限,则为阳性,表明下直肌有下陷。 2.实验室检查:X线摄片检查,可选摄华氏位或断层片,观察...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