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00:26:48 来源:www.jkgood.com
眼眶击出性和击入性骨折手术整复4例
击出性骨折又称眶底爆折。早在1889年,Lang首次报道一例由于眶底骨折引起眼球陷没和复视的病例,以后King(1944)又有报道,Smith(1957)正式命名击出性骨折(blow-outfracture)。
郭晓辉,魏玉库,裴树(海伦市中医院,黑龙江海伦152300)
关键词:眼眶;击出性/击入性;骨折;整复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B 文章编号:1004-5775(2001)05-0351-0
我科于1996-06~2000-08收治4例眶部骨折患者,其中2例为眶击出性骨折,另2例是眶击入性骨折,均行手术整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年龄20~40岁,平均30岁。其中,3例为车祸,1例是拳击伤收入院。检查:眼眶击出性骨折患者患侧眼睑肿胀、皮下瘀血、结膜下出血,皮下气肿及眶内气肿,均复视、眼球下移、眶下麻木,眼球运动受限1例,视力无明显下降。X线片及眶部CT扫描,依据Gramer等(1965)分型:天窗型1例,凿开型1例。眼眶击入性骨折患者患处眼睑及颧部肿胀,有压痛、眶周皮下瘀血、眼球突出、外眦向外下方移位,外眦及颧部皮肤有损伤,眶下皮肤部分区域感觉丧失,视力、瞳孔反射、眼球运动以及张口和咀嚼功能基本正常。X线片示:上颌窦阴影模糊,窦外侧壁不整,额颧缝增宽,眶下壁呈帐蓬样突起。上颌窦穿刺见血液。
1.2 手术方法
1.2.1 天窗型采用上颌窦进路,切口同上颌窦根治术,凿开上颌窦前壁,吸出窦内血块,检查上颌窦顶部,先在下直肌嵌顿处绕缝一线,以牵引下直肌协助剥离,然后将游离出的下直肌向上推入眶内,尽可能使骨折片复回原位,凿开上颌窦内侧壁对孔,由此填入碘仿纱条,作为支持与固定之用,填塞物维持10~15d。
1・2・2 凿开型1例采用鼻眼联合进路,Kirkegaard(1986)于下睑睫毛下沿皮肤自然皱纹作横切口,分离眼轮匝肌到眶缘,并作皮下牵引,暴露眶下缘,横行切开骨膜,分离骨膜检查骨板,在骨折处松解被嵌顿的下直肌和其它眶内容物,将其拉入眶内,同时行上颌窦进路,彻底清理上颌窦腔内血块及碎骨片,依据眶下壁骨缺损的大小形状,取自体髂骨,削成瓦片状,盖于骨缺损处,进行眶底修复。
1・2・3 2例眼眶击入性骨折整复术,做眉外侧和下睑缘切口,于眉外切口处,分离肌层后,用剥离器到颧骨弓的下方,用力将下陷的上颌骨向前外方挑起达到满意位置,则眶上缘梯样感消失,用微型骨钻在眶外侧壁的额颧缝骨折处,两端各钻一小孔,穿28号钢丝固定,在上颌骨与颧骨之间的眶下缘骨折线,可用上法穿钢丝固定,皮肤伤口则在无菌条件下清创缝合
2 结果
手术2周后,眼眶击出性骨折中,2例复视完全恢复,2例眼球下移基本恢复。1例眼球运动受限解除。眼眶击入性骨折中,2例眼球突出恢复、眶下壁阶梯样感消失,外眦恢复正常位置。术后6个月:4例患者中,除1例眼眶击出性骨折患者尚有部分区域麻木外,其余3例麻木消失。
3 讨论
3・1 骨折复位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骨折后早期复位是防止骨折错位愈合,获得满意复位效果的关键,眶部骨折易形成眶周和结膜下出血,并且因上颌窦波及而致鼻出血,又由于眶周组织明显肿胀、瘀血、骨折断端难以触及,过分强调早期复位,往往增加操作困难,影响复位效果,还会加重局部肿胀,增加继发感染的机会,本组均在伤后肿胀基本消退,但留有眼球陷入或突出、复视等时,进行手术整复,术中复位效果佳,外形满意。
3・2 骨折复位时术式的选择上颌窦手术进路便于回纳眶内组织,颜面无切口,面部不留瘢痕,眶内损伤小,复位效果佳,适于天窗型骨折,但凿开型由于骨折片落入上颌窦内且多为碎片无法再用,故用自体髂骨修复时,采用鼻眼联合进路操作方法,视野暴露好、整复到位、效果佳,眼眶击入性骨折中颧弓处骨折采用眉外切口复位法,此法简便,易行,效果确切,但应注意防止过矫。
3・3 骨折复位术对眶下神经的影响眶部骨折时,骨折线经常经过眶下神经管、眶下神经孔及其附近,使神经受挤压或损伤,引起眶下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眶下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赖于骨折的正确复位,本组有1例眶下部分区域麻木,其余3例麻木消失,在复位过程中,应避免粗暴操作,防止再次损伤眶下神经,从而影响术恢复。
3・4 术中填塞问题
术中碘仿纱条填塞一定要到位,填塞不当则影响骨折的愈合,条件允许,也可用气囊或水囊代替,若用水囊可注入10ml造影剂,以便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纱条一般放置2周左右。
【相关文章】视野检查应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是非光学的助视器?“眼皮跳”的真正原因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