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17:49:02 来源:www.med66.com
由于血管运动性鼻炎诱发因素多,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治疗中应采取综合措施。
(一)避免或去除诱发因素
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掌握生活节奏,稳定情绪,不要过度疲劳与紧张。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治疗或暗示性语言,有时也会收到明显效果。由内分泌因素引起者,应视情况请内分泌科医师协助治疗。
(二)药物治疗
应视病情变化,适时选择药物。
1.鼻减充血剂对以鼻塞为主要症状者可选用。但在应用时要注意药物性鼻炎的发生。可采取间断性或交替性给药。三磷酸腺苷钠(ATP)每次40mg,每日3次,对缓解鼻塞有显著疗效。最近有人证实ATP可能为另一种拟交感药。
2.抗组织胺药:不少非免疫性因素可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故抗组胺药对不少病例仍有较好疗效,对鼻痒和喷嚏症状明显者,可首先选用。
3.抗胆碱药:适用于以鼻溢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溴化异丙托品(iparatropiumbromide)气雾剂,每鼻孔80μg,一日4次,可有效地控制鼻溢。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在细胞内外各水平上发挥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故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些喷嚏症状明显、水样鼻涕较多且鼻粘膜水肿明显的病例,有显著疗效。
(三)外科治疗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可考虑外科治疗:①经保守治疗1年以上症状不能控制且有加重趋势;②鼻内结构解剖畸形明显影响通气或鼻窦引流;③不可逆病变组织如鼻粘膜增殖性改变或较大息肉。
1.解剖畸形的矫正:能加重血管运动性鼻炎症状的鼻内结构畸形主要是鼻中隔偏曲,重者常与鼻甲接触甚至抵压之。这样长久形成的刺激不仅可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而且常常引起头痛。鼻内孔狭小也是一种常见的解剖畸形,主要引起鼻塞。鼻内孔狭小常由鼻外侧软骨下塌引起。由鼻内解剖畸形引起的鼻部症状,有人称之为结构性鼻炎。上述畸形早期矫正可明显减轻症状,甚至可以治愈。
2.不可逆变组织的切除:明显引起鼻塞的增生肥厚鼻甲,鼻粘膜长期水肿形成的鼻息肉,均应及时切除。
3.降低鼻内神经兴奋性:切断副交感神经纤维对鼻腔的支配,以降低其兴奋性。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