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02:24:13 来源:www.39kf.com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的护理体会属于2005年第3卷第15期栏目,主要讲述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血液病,该病以起病急,变化多,病情发展迅速为特点,以“五联征”即血小板减少、微血管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临床较贫血、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和发热为临床典型特征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例1,女,41岁,因解柏油样
例2,女,26岁,因乏力,鼻衄,皮肤瘀斑近1头痛、呕吐、解黑便1天入院,查体:T38.2℃,P102次/min,BP16.8/9.0kPa,神志模糊,行为异常、性格改变、幻觉、时而大喊大叫,躁动不安,Hb48.0g/L,WBC10.5×109/L,PLT18.0×109/L,LDH1105u/L。
例3,女,1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伴全身皮肤(四肢较多)瘀斑逐渐加重20天,以黑便、血尿3天入院,查体:T39.2℃,P98次/min,BP15.8/11.0kPa,神志清,烦躁,Hb47.0g/L,WBC19.8×109/L,LT17.6×119/L,LDH1065u/L。3例均为临床诊断TTP患者(急性型、重型)。给予激素、抗感染、支持治疗。入院第3天即行血浆置换术(PE),第5次PE后,其中2例较重的患者神志逐渐清醒,能与家人交谈,烦躁症状减轻,各
防止新的出血点出现及陈旧性出血斑点扩散。入院查体时患者四肢皮肤有散在瘀斑、鼻衄等,故提出黏膜出血与PLT低及功能异常有关。因此,入院即给剪手指甲、脚趾甲,在进行各种注射拔针后局部应压迫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变化,3例患者中,其中有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尿量变化,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4h1次,并做好详细记录。
尽可能避免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入院时昏迷,尿失禁,进行PE术需要建立大静脉通道而于两侧股静脉留置导管,因此有感染的可能(与留置尿管及股静脉置管有关),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患者烦躁,应妥善固定尿管,防止脱出,每天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2)股静脉置管固定妥善,局部每日换药1次,遇渗血时应及时
PE的护理:PE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先进技术。而目过敏反应。(3)PE后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重观察电解质平衡及有无皮下出血。
目前认为,大多数TTP患者急性发作经治疗成功后极少复发,但慢性迁延和复发的病例已有报道。急性TTP患者,具有典型的“五联征”而慢性TTP在成人较为隐匿,多为全身性疾病表现,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较大,与原发病有关,复发性或周期性TTP的预后亦难预料。因此,鉴于该病的发病情况,如在首次急性发作时即明确诊断,及时实施有效的特异性治疗,尽早用PE术,精心护理并给予营养支持,使患者及早地接受准确的治疗,尽早痊愈,以减少其复发或留下后遗症。
作者单位:830054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编辑:晓青)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