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05:16:08 来源:www.runsky.com
牙髓炎可分为急性、慢性、牙髓变性、牙髓坏死与坏疽。急性期,疼痛剧烈难忍,有“牙痛不算病,一痛就要命”的谚语。其特点是自发痛、阵发痛、夜间加重。到了晚期,可出现持续性跳痛、放散痛,可放散至耳颞部与偏头痛相似。疾病发作患者坐卧不安,非到牙科治疗不可。牙髓炎明显影响病员的睡眠、工作和学习。其发病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地点和时间,温度、刺激,可激发牙痛发作或使疼痛加重。急性牙髓炎得到引流或治疗后,可转为慢性,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最后导致牙髓坏死。治疗不彻底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原来慢性又可以急性发作,或形成牙髓变性、坏死。
临床表现:1.有自发痛,夜间加重。
2.阵发性加重,晚期有跳痛。
3.放散痛,放散到同侧耳颞部。
4.不能定位:检查时,患者不能准确指出牙位。
5.有龋坏,牙髓有活力。
6.有充填物,无叩痛。
7.对冷热刺激、使疼痛加重或激发疼痛。
8.可有穿髓及牙髓息肉。
9.牙髓变性、坏死者,牙变色。
10.牙髓变性、坏死者,多无症状,与温度刺激无关。
11.牙髓坏疽者,开髓时可闻臭味,牙髓无活力。
12.牙髓变性后,形成牙髓石,可因转位引起疼痛,也可放散至头面部,很似三叉神经痛。
诊断依据:1.牙有外伤和牙体手术史
2.可有龋洞。
3.自发痛、放散痛。
4.牙髓炎者疼痛不能定位。
5.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可查见牙髓息肉。
6.牙髓变性及坏死者,有牙变色。
7.X线摄片显示龋坏及髓或髓石及牙髓钙化表现。
治疗原则:1.牙髓炎早期可采取保存牙髓的治疗方法,叫做活髓保存治疗。(1)间接盖髓术。(2)直接盖髓术。(3)活髓切断术。
2.干髓术:指先用失活剂将牙髓失活,除去冠髓,用干髓剂保存失活的根髓,使其保持无菌呈乾尸状态。最后根尖部形成牙骨质封闭根尖孔。此类牙齿,失去营养后脆弱易碎。
3.全部牙髓切除术--根管治疗术。
4.塑化治疗,用于牙髓变性、坏死、坏疽者。
用药原则:无肯定有效药物。
辅助检查:1.对于急性牙髓炎,兴奋性升高,对温度、化学检查,相当敏感。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牙髓炎可引起同侧头、面、颞部痛,应该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的放散性痛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