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 发病情况及致癌因素
牙龈癌发病仅次于舌癌居第二位或第三位。占
口腔癌的19.3%,牙龈癌在唇癌、口腔癌中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已从最高32.06%下降至22.48%,甚至20%以内。
牙龈癌的发生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不良牙体或义齿修复有一定关系,有时亦伴癌前病变存在。牙龈癌多为鳞癌,好发于后牙区,少见于前牙区。
临床表现
牙龈癌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溃疡型或外突型,其中以溃疡型为多见。溃疡呈表浅、淡红,以后可出现增生。由于临近颌骨,易早期侵犯颌骨,进而出现牙松动,并可发生脱落。许多人因牙齿松动拔除后,所遗留的创面长期不愈合,进而出现肿块。
牙龈癌常发生
继发感染,触之易出血和伴有严重的口臭。体积过大时可出现面部
肿胀,浸润皮肤。牙龈癌常出现颌下淋巴结转移。
诊断
牙龈癌的诊断并不困难,活检确诊也很方便。早期的牙龈癌,特别是局限在牙龈缘或牙间乳头部时很易误诊为牙龈炎或牙周炎。如侵犯颌骨,颌骨X光片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
对于
骨质破坏程度的判断是决定手术范围的一项较重要的指标。目前临床上都结合X线片来确定。一般采取一侧颌骨切除手术。手术后颌骨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咀嚼和外观,一般根据病人的情况,可术中即刻用自身骨组织修复,恢复功能和外观。
下牙龈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35%左右。临床上早期的上颌牙龈癌淋巴结无肿大者可以严密观察,一旦发现转移应行颈淋巴结清除手术。早期下颌牙龈癌可考虑同期行淋巴结清除术。超越中线或一侧接近中线的晚期牙龈癌也可发生对侧颈淋巴结转移,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方案。
预后
牙龈癌的5年生存率较好,为62.5%。但上、下牙龈癌的预后差别较大,下龈癌的预后较上牙龈为好,下牙龈癌的5年生存率为64.1%,上牙龈癌的5年生存率为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