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21:05:51 来源:web.haoyisheng.com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SleepApnaOSAS)治疗,自1981年Sallivan①设计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ontnan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治疗,及1982年fujita②介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tlatopharngoplsatUPPP)以来,已形成两个基本治疗模式,即CPAP和UPPP。CPAP系列创伤性高效能通气装置,设置简便,在医生合理设置气泵压力,患者掌握其与睡眠阶段的相应压力调试后,可自行回家应用。只是需要长期甚至终生依赖体外机械设施,有些患者难以接受,而一部分上气道阻塞重度者,仍需手术治疗。UPPP手术由于其缺乏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标准及全面治疗计划,世界上文献中长期追踪观察也较少,故其疗效仍停留在45~65%水平。本文综合文献及本单位研究资料就OSAS的手术前诊断方法及预后评估和探讨。《OSAS的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一)典型病史:睡眠时打鼾、间断憋气、夜眠警醒、晨起乏力、白天嗜睡,以及相应引起的精神及体能下降等的症状。上述主要病史对诊断OSAS仅有52%的把握。而对排除诊断有70%的可信度③,临床典型表现只做为初步筛选诊断。(二)高危因素:男性、肥胖、老年、颅面异常、家庭因素等,对该病诊断有50%的特异性③④,且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掌握。二、一般检查:应包括全身检查及局部检查。后者需要仔细检查上气道有无畸形或阻塞,包括颌面解剖有无异常;鼻腔有无病变阻塞(常见如鼻中膈弯曲、鼻甲肥大、鼻息肉、新生物、瘢痕狭窄等)口咽部悬雍垂、软腭及咽弓是否肥厚拥肿、扁桃体有无肿大,舌体肥大与否等。三、多导睡眠图(polusomnographyPSG)或睡眠电脑分析图(SleepAnalyzingComputerSAC)仪器对睡眠中脑电、眼动电、肌电、口鼻气流及肺气流、胸、腹呼吸运动、心电、体位、血氧饱和度等多项生理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储存显示。不同仪器对睡眠监测的生理项目有所不同。但基本应提供:①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即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Apnea+HypopneaIndexAHI);②心电改变;③自氧饱和度(平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0。以1981年Fujita首倡UPPP手术指征为准,OSAS的诊断应①AI>5,老年人AI>10;②最低血氧饱和度应在85%以上;③心、肺无重要合并症。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uli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通过PSG或SAC的脑电图监测白天患者4~6次瞌睡起始潜伏期(即到NREM的I、II的潜伏期)。如潜伏期时间在5~10分钟,提示轻度嗜睡,若<5分钟则为严重嗜睡。此项检察可供鉴别发作性睡病也可作为判断疗效参考。四、OSAS阻塞部位定位检查:(一)纤维鼻咽喉镜检查(FiberopticLarngoscopFLS),令患者仰卧位,用Muller手法,特别注意软腭区及舌根区的咽腔大小。FLS也可做动态观察,表麻一侧鼻腔,经鼻插入FLS,接监视器,许患者随意体位入睡,观察过程随时调整镜头,以便能清楚暴露不同的咽腔平面。平均观察2~3小时,可同时做PSG或SAC监测。此项检查受患者配合能力以及检查者经验的影响,可靠性约为80%左右。(二)头颅X线测量或CT、MRI检查⑤⑥、头颅定位照相影像测量,可对颌面发育畸形、咽腔结构及软组织提供信息。1983年Reily将之应用于OSAS的诊断,相继得到公认。同仁医院于1996年对30例正常人及50例OSAS患者进行头颅X线摄片测量。40列做CT、咽腔截面积测量。经比较分析,认为ANB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PAS(后气道间隙)、M-PH(舌骨-下颌骨平面)、HC(舌骨-脊柱)、UL(悬雍软腭长度)、UW(悬雍垂厚度)、PSS-T(后鼻棘-舌根)等角或连线的改变有参考意义,从其结果可得出:1、上气道阻塞水平面位置2、后气道狭窄程度3、腭咽水平软组织厚度4、扁桃体及舌扁桃体有无肿大,是否占据气道代间5、舌骨是否低位(低位舌骨与舌后坠相关)6、舌体厚度7、下颌骨后缩与否CT咽部水平轴向扫描,其截面积的测量可对阻塞平面进行定位,MRI可供冠状、矢状及水平三个断层的办组织对比成像,且不需患者接受电离辐射。我院曾对OSAS患者的10例进行MRI检查,认为其对上气道狭窄可提供软组织肥厚、肥肪堆积、腭咽平面软组织占位情况。但因费用昂贵,成像时间长,易受患者呼吸及舌运动影响,一时难于推广。《OSAS诊断的建立》通过上述检查,从睡眠呼吸暂停(SA)患者中筛选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确定诊断及分型,决定手术方法:⑦⑧⑨⑩一、筛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例:(一)确定阻塞程度:AHISao2(最低)轻5-20>=86%中21-5080-85%重>=50<=79%DeBerry-Borowiecki于1998年应用改良的记分公式,以低氧血症、白天嗜睡、睡眠觉醒(觉醒指数)。AHI和心率失常的突发次数等综合参数分析OSAS的严重程度,得出OSA的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indexofOSACLOSA)。对提高OSAS的诊断及研究水平很有意义。(二)确定阻塞平面并分型:I型阻塞位腭咽水平或同时伴鼻症腔阻塞。II型阻塞位腭咽水平+舌体肥厚。III型下颌骨发育异常。《OSAS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一、治疗选择:(一)CPAP应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应用。1、患者主动接受CPAP治疗。2、全身状况不良,不具备UPPP手术或颌面手术条件,又不愿永久性气道造瘘术者。3、用作手术前后调整纠正低氧血症:OSA患者术前AHI>80、最低血氧饱和度小于50%,阻塞平面在腭咽水平,心,胸无合并症者,在UPPP术前3-7天应用CPAP纠正全身情况,再做手术。也可首选CPAP治疗。(二)手术选择--重建上一气道:I型UPPP+鼻腔手术(中隔矫正、鼻甲切除术等)II型UPPP+舌整形术、舌骨悬吊术。III型颌骨外科手术(下颌骨、舌骨交移术)。(三)UPPP术前对预后的评估:1、手术成功的标准:(1)术后观察应用PSG或SAC复查。(2)随诊时间至少为一年。大多数文献均为术后13m后症状相对稳定。术后4-6m开始,症状会有反复。(3)手术成功指征①鼾声减弱或消失,呼吸暂停极少,白天无嗜睡。②术后AHI减少到50%,或AH<20作为成功指标。同仁医院1997年对50例OSAS患者进行UPPP术,其中252列术后随诊,主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如以术后AHI改进>50%计,成功率10/25(40%);如以术后AI<20计,成功率为15/25(60%)。可以说术前预估OSAS行UPPP手术预后如何,系一颇为复杂的问题。因睡眠呼吸紊乱疾病涉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病生理机能状况,其发病机理仍在讨论中,上述因素均影响OSAS治疗改善。目前以阻塞上气道解剖形态学的病理改变状况,综合分析后,当能对UPPP手术给予一定的评估。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