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咽部神经鞘膜瘤

颈部神经鞘膜瘤

时间 : 2009-11-26 04:01:29 来源:www.sa120.com

[摘要]

神经鞘膜瘤(schwannoma)起源于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可发生于迷走、舌咽、副、膈、颈交感、颈丛、臂丛等神经,较多发生于迷走、颈交感及舌咽神经。

肉眼观,神经鞘瘤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不一,质实,呈圆形或结节状,常压迫邻近组织,但不发生浸润,与其所发生的神经粘连在一起。切面为灰白或灰黄色略透明,切面可见旋涡状结构,有时还有出血和囊性变。

镜下,肿瘤有二种组织形态。一型为束状型(AntoniA型),细胞细长,梭形,境界不清,核长椭圆形,互相紧密平行排列呈栅状或不完全的旋涡状,称Verocay小体。另一型为网状型(AntoniB型),细胞稀少,排列成稀疏的网状结构,细胞间有较多的液体,常有小囊腔形成。以上两型结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肿瘤中,其间有过渡形式,但多数以其中一型为主。约10%病程较长的肿瘤,表现为细胞少,胶原纤维多,形成纤维瘢痕并发生玻璃样变,只在部分区域可见少量典型的神经鞘瘤的结构。

临床表现随其大小与部位而异,小肿瘤可无症状,较大者因受累神经受压而引起麻痹或疼痛,并沿神经放射。颅内听神经瘤可引起听觉障碍或耳鸣等症状。大多数肿瘤能手术根治,极少数与脑干或脊髓等紧密粘连未能完全切除者可复发,复发肿瘤仍属良性。

临床表现

多数为孤立性肿块,生长缓慢,有完整包膜,很少发生恶变。

多位于颈动脉三角区,肿块较小时,常无症状,有时病人无意中摸到肿块。

肿块较大时压迫神经出现相应的神经受压症状,如压迫迷走神经出现声嘶,压迫舌下神经出现伸舌偏斜,压迫颈丛出现Horner综合征,压迫膈神经出现病侧膈肌升高。肿块位于咽侧间隙者可向咽侧壁突出,引起吞咽不畅及讲话含糊不清。

检查与诊断

检查――

根据肿块起源的神经不同,肿块位于不同部位,起源于迷走神经者,多位于颈动脉三角区;起源于舌下神经者,多位于下颌角深处;起源于颈丛者,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部;起源于臂丛者,多位于锁骨上颈后三角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左右活动好,上下活动范围较小,质地中等,有囊性变者,可触之波动感。

诊断及鉴别诊断――

颈部出现孤立性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左右活动好,上下活动受限,伴或不伴有神经压迫症状,即可作出诊断。B超、CT、MRI、DSA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但位于颈动脉三角区的神经鞘膜瘤有时难以与颈动脉体瘤鉴别,前者多位于颈总及颈内动脉的外后方,常将颈动脉向前方推移,在肿块表面可触及动脉搏动,推开动脉,可在其下摸到肿块,而后者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肿块浅表可触及颈动脉传递性搏动,压迫颈总动脉近端。肿块可略缩小,DSA对鉴别两种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和该内容相关的文章:・没有相关文章
QQ在线咨询: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颈部神经鞘膜瘤”相似的文章

更多>>

咽部神经鞘膜瘤疾病

术后活检:组织学把神经鞘膜瘤可分为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雪旺氏病),神经纤维瘤主要由雪旺氏细胞组成,但其细胞间质由胶原纤维及粘液样成分组成,此瘤有效明显被膜,不易找到其发源神经,质地较硬,切面呈淡灰色,...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