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胃镜在咽部异物治疗中的应用推荐到首页 □庞家武 《华夏医学》2007年第04期1/2页12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在咽部异物存留的诊治应用。方法:应用电子胃镜直视下探查钳取咽喉部异物。结果:46例患者顺利取出异物43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电子胃镜治疗咽喉部异物安全、简便、有效。
关键词:异物;电子胃镜;咽喉
中图分类号:R444;R76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4-0806-02
电子喉镜或纤维喉镜已广泛应用于喉咽异物的诊疗,但在基层医院有时设备不齐全,给喉咽异物的诊疗带来困难。2003~2007年2月,本院应用电子胃镜探取咽部异物4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4~67岁,平均46.2岁,均有明确误咽异物史,典型的咽喉部异物感、刺痛,和/或吞咽时疼痛加重、流涎、
进食困难等临床表现。均经耳鼻喉科间接喉镜诊治,未发现异物或发现异物但未能取出。异物情况:鱼刺37例,禽类骨7例,蟹壳2例。术前存留时间30min至7d。异物存留部位:会厌谷21例,梨状窝17例,舌根3例,喉咽侧壁2例.鱼刺异物3例在喉咽部未查见后从左右梨状窝进镜入食管至胃探查均未见异物。
1.2 应用器械
德国XiONPV-G28电子胃镜.活检钳。SONY电视摄像和监视系统。
1.3 术前准备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异物的性质、形状、大小及存留时间.了解刺痛异物感部位、程度,推断异物最可能存留的部位。体检排除喉阻塞、颈部皮下气肿、
纵隔气肿等并发症。术前15~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和安定10mg,对阿托品有禁忌者肌注胃复安和安定各10mg,术前5min含服胃镜润滑胶浆10ml(内含利多卡因200mg)。
1.4 操作方法
患者取常规胃镜检查的左侧卧位,头稍后仰,咬垫口圈.术者执镜管于距镜先端约15cm处.通过口圈插入胃镜至咽部探查,先查看最可能的位置,未见异物再查看其它位置.发现异物确定部位后退出胃镜。从活检孔道插入异物钳,钳头推至近前端处,再次进镜.钳住异物后连同胃镜一起退出。有时因患者不能很好配合,需反复进镜检查或钳取异物2~3次。
1.5 术后处理
对并发喉炎、
会厌炎等炎症并发症患者给予抗炎或和抗
水肿治疗。对未取出异物的3例术后随访,术后症状逐渐减轻,2~4d后完全消失。
2 结果
46例患者中顺利取出43例异物43件,3例鱼刺异物未查见而未能取出,取出异物成功率93.5%,均无并发症发生。操作时间3~16min,平均6min。
3 讨论
咽喉部粘膜感觉神经丰富,感觉灵敏,很小的异物便会引起患者明显的不适或疼痛,咽喉部异物如果不及时取出,可能导致异物周围的局部软组织炎症、化脓性感染甚至咽间隙性化脓性感染,可危及生命。存留在会厌谷、梨状窝等处的细小异物,未被及时取出可导致喉头水肿等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极少咽部巨大异物可致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一些患者出现异物时盲目用手指抠取,或企图吞咽食物压下异物,这可导致喉头水肿引起急性喉阻塞或将异物推入组织内,应引起医患双方重视。咽喉部异物处理上应采取积极态度及早取出。凡是舌根、喉咽部异物在间接喉镜下难发现或不易取出者,均应及早在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下取出。异物停留时间较长的患者,根据病情术前先给予消炎、消肿、补液等处理。
电子胃镜前端弯曲灵活,可伸入咽喉的各个位置观察,光源稳定、亮度强,视野大,有注水、吸引功能,可冲洗吸去异物周边分泌物,充分显露异物,在电视监视系统下影像得到放大,且可多人同时直接观察,有利于异物的寻找和钳取,不易漏诊。活检钳钳头小,易钳住异物而不损伤周边组织,取出简便、快捷,操作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易于配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不失为诊治咽喉部异物的好方法,值得在有电子胃镜而没有电子喉镜或纤维喉镜的基层医院推广。
术前用阿托品可减少粘膜腺体分泌,保持术野清晰;用安定可镇静患者
焦虑紧张的情绪,增加患者对诊治疗的耐受能力,减少患者痛苦,利于操作成功。
[责任编辑 高莉丽 王慧瑾]1/2页12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