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临床表现及治疗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临床以特有的恐水怕风、
咽肌痉挛、进行性
瘫痪为特点。病犬咬伤是主要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本病属中医“痪咬病”、“疯狗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0日至1年,一般为1-2月。
2.临床经过可分3期
(1)前驱期;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
恶心等症。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风、光、声敏感,喉头紧缩感。伤口有麻、痒、痛、
蚁走感。一般持续2-4日。
(2)兴奋期: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畏风怕水,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困难,多汗流涎等。持续1-3日。
(3)麻痹期:渐趋安静,痉挛停止,出现弛缓性肢体瘫痪,可因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持续约6-8小时。
3.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
[诊断]
1.动物咬伤史,特别是病犬咬伤。
2.典型临床症状、体征:畏风怕水,咽肌发作性痉挛,进行性迟缓性肢体瘫痪。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2)脑脊液检查:压力稍高,细胞数稍增多,主要为淋巴细胞。蛋白质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3)免疫学检查;血清中抗体测定阳性。
(4)病毒分离;从唾液腺活检、脑脊液、尿沉渣中可分离出病毒。
4.本病应注意与破伤风、病毒性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等相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隔离:单室隔离于较暗而安静的病室。
(2)对症治疗:痉挛发作时用苯巴比妥、安定;脑
水肿时用甘露醇脱水;呼吸困难时气管切开;心律失常、心衰时参考有关章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中医药治疗。(1)鲜韭菜捣烂取汁,每服1杯,隔7日再服,共服7杯。
(《家用偏方》)。
(2)杏仁50克、雄黄0,6克、甘草12克。于伤口周围切一小口,使毒血排出。上药共研为末,盐水调敷。(《家用偏方》)。
(3)木槿花根30-60克,水煎,加老酒少许服用。(《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4)桃仁6克去皮、土鳖虫6克去头足、生军9克、水煎,蜂蜜冲服。(沈占尧等秘方)。
[预防与调养]
1.捕杀家犬及病犬、病猫。
2.伤口处理。20%肥皂水充分清洗。
3.预防接种。
4.发病后单室严格隔离,防止一切音、风、光的刺激。病人的分泌物、污染物、排泄物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