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词条眼部带状疱疹目录概述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预防注意事项案例分析眼部带状疱疹编辑本段概述 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性质较为严重的睑皮肤病(眼部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ZosterVirus,HZV)侵犯三叉神经的第一、第二支或两支同时受累而发生。由于受感染者机体免疫力的不同,其眼部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并且眼眶、眼球各部位都可受累,可出现多种类型的病变。正在接受放射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本病、发病后终身免疫,很少复发。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1,发病部位:常发生于三叉神经之第一支(眼支),分布在有发的头皮,前额与上睑的皮肤;有时也侵犯第二支,病变分布在下眼睑,颊部及上唇、其特点为仅侵犯单侧,止于眼前额的中线形成和显的分界,
2,自觉症状:发病初期,三叉神经的分布区有剧烈神经痛,怕光、流泪等。
3、体征:发病数日后出现皮肤潮红,肿胀、簇生无数透明、大小不一的呈带状排列,水疱初为无色透明,继则混浊化脓、数周内结痂脱落,因侵犯真皮、遗留永久性瘢痕,常并发角膜炎和
虹膜睫状体炎,影响视力、偶而也发生眼肌麻痹,此外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不适等全身症状,或局部
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局部体格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并发症中以角膜炎,虹膜炎为多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
2、局部涂1%龙胆紫,也可撒滑石粉。
3、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镇静剂和镇痛剂。
4、病情重者可给予肌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B12,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5、应有恢复期全血或血清行肌肉注射,每次10毫升、可有显效。
6、若并发角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局部应点0.1~0.2%疱疹净(I,D、U)、散瞳及热敷等。
7、必要时、可适当加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因醇。编辑本段预防 对本病的预防,平素应注意增强体质,精神舒畅、避免过劳、睡眠不足、眼睑外伤等。
发病后的护理也特别重要,尽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时清除渗液脓液,不宜用水制剂或中药煎剂直接薰洗,避免用手揉搓患部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本病应与中医里的睑弦赤烂相鉴别,虽然两病均在眼睑部发红赤湿烂,但睑弦赤烂的病变局限于眦部睑弦,不波及睑皮肤面,与之相反、眼部带状疱疹是以眼睑皮肤的病变为主,一般不波及睑弦。编辑本段案例分析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2~1997年诊治的带状疱疹性眼病57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结果
1.1性别与年龄57例中男26例,女31例,男女发生率间无明显差异。患病年龄22~67(平均54.4)岁,其中50岁以上有45例,经统计学处理50岁以上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下者(P<0.05)
1.2全身情况出现簇状水泡皮损前及出水泡过程中皮肤灼痛57例,发热40例,食欲减退及精神不佳42例,周围淋巴结肿大37例。
1.3皮损部位57例均有簇状水泡皮损出现,其中沿着三叉神经第一支单侧分布者44例,沿三叉神经第二支单侧分布者5例,两支同时受累者8例。经统计学处理第一支受累机率显著高于第二支(P<0.05)
1.4眼部表现①眼睑:57例均有眼睑红肿、水泡及痂皮形成,出现
上睑下垂15例,
倒睫4例;②结膜:急性卡他性结膜炎17例,同时均伴有睑缘疱疹出现;③角膜:受累及者31例,其中上皮性角膜病变14例,角膜基质炎6例,角膜溃疡10例,角膜知觉减退者14例;④葡萄膜:57例中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前葡萄膜炎,同时有角膜病变者19例,恢复期虹膜出现扇形蚕食状萎缩改变10例,瞳孔变形者17例,前房出血者1例;⑤继发青光眼:57例中有9例继发青光眼,且9例患者均有轻度前葡萄膜炎,房角镜检均可见小梁网、虹膜根部
水肿、房角入口部位狭窄。
2治疗
静脉滴注病毒唑0.6g/d,持续2周,同时口服强的松40mg/d,顿服,据病情渐减量,持续治疗2~4周,若角膜萤光素染色阴性者,加用含类固醇激素眼药水点眼,4次/d;若有前葡萄膜炎者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继发青光眼者同时药物降压治疗。57例患者经上述治疗,除7例继发青光眼眼压药物控制不理想外,其他患者眼部症状均在1月内消退,7例青光眼经滤过性手术后眼压降至正常范围。角膜溃疡及角膜基质炎患者视力不同程度减退,其他患者视力均恢复至发病前。
3讨论
HZV初次感染机体后,病毒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内,三叉神经节就是其中之一,此种感染过的机体一方面具有了持久对抗HZV的免疫力,但另一方面机体终生都有复发的机会[1],当免疫力低下时,尤其是细胞免疫力低下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复制,从而引起带状疱疹,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是其发病原因之一,本组病例证实50岁以上患者显著高于50岁以下者。
三叉神经是最容易发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神经,其眼分支感染的50%会发生眼部带状疱疹[2]。眼组织的各个部位均可受累。本组病例中15例上睑下垂,经治疗2周后均恢复正常,因仅是三叉神经受累,提上睑肌、苗勒氏肌不受累及,推测是因眼睑炎性水肿所致。出现倒睫者均有睑缘水泡,修复后瘢痕牵拉所致。角膜改变多种多样,对视力的影响与炎症修复后是否有瘢痕形成、瘢痕的厚薄及部位相关,角膜病变的发生,是下列某因素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①病毒对角膜的直接侵犯;②宿主对完整病毒或病毒抗原在角膜内发生炎性反应;③机体对改变了的自身组织发生自身免疫反应;④由于角膜知觉减退,眼睑异常及角膜表面泪液膜改变,因此发生继发性改变。
前葡萄膜炎是眼带状疱疹的常见表现,57例中32例的有在皮肤疱疹出现2周内的,也有在皮肤疱疹结痂修复时出现的,不同时间出现的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机理不同,前者可能是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后者则有可能属于免疫性炎症。本组57例中有1例出现前房积血,分析原因为免疫炎症物质阻塞血管所致,赵丽珍[3]曾有类似报道。Hoang-Xuan[4]报道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出现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4],本组病例未出现类似病变。
眼部带状疱疹继发青光眼,一般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小梁网炎或小梁网被炎性细胞阻塞所致;二是对应用类固醇药物的迅速反应。本组病例9例继发青光眼房角镜检证实均有小梁网水肿,种炎性改变可致小梁网功能达不可逆损害,以致于最终需行滤过手术降眼压。
在治疗方面抗病毒药物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好是本病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