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19:27:59 来源:minyan.haodf.com
无痛性双眼反复水肿、眼睑松弛_北京英智眼科医院闵燕大夫个人网站
双眼睑皮肤弛缓症,泪腺脱垂,行双泪腺复位术,术后获得满意外观
患者,女,38岁,自诉数年来双眼上睑反复水肿,以右眼为著。水肿每次发作持续数日,常未用任何治疗自行消退。近一年来,觉双上睑皮肤渐松弛、膨隆,时有胀感,无刺痛、搔痒等不适症状,要求治疗。检查:双上睑肿胀、膨隆,皮肤色红,外侧明显。皮肤菲薄,表面可见扩张的小静脉。上睑外侧可触及15×10mm团块组织,活动,柔软,无压痛,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双睑缘位置正常,提睑肌力正常。于局部麻醉下行双泪腺复位术,龙胆紫标记上睑重睑线,中点距上睑缘5-6mm。应用2%利多卡因于手术区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视皮肤松弛度适量去皮。分离皮下组织,暴露睑板,(有时可于外侧见肿大的睑部泪腺,可部分剪除)。切开眶隔,松垂脂肪常自然疝出,夹持疝出脂肪,适度去除。分离周围组织,于眶脂肪深部可见粉红色分叶腺样组织,为眶部泪腺。术中见双眶部泪腺脱垂,睑部泪腺肿大。3-0丝线做2对褥式缝线,将泪腺固定于外上眶缘内壁骨膜。5-0丝线间断缝合眶隔切口,可将眶隔适当重叠缝合,以加强其张力。5-0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术后加压包眼。取皮肤、肌肉、及部分睑部泪腺组织送病理。
术后1日换药,皮肤切口对合好,上睑功能好,外观明显改善。术后5日拆皮肤线,双上睑外观满意。病理结果:皮下结缔组织及横纹肌组织退行性变,泪腺组织为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
常于青春期有双上睑反复水肿病史,部分患者睑皮红肿,渐膨隆,皮肤菲薄,弹性渐消失,皱褶增多。临床以睑部皮肤松弛,表皮小静脉扩张,脂肪疝,眶部、睑部泪腺脱垂为主要诊断依据。其睑缘位置正常为与上睑下垂的主要鉴别点。病程初期,称水肿期,常反复发作上睑神经性水肿,因病因不明,无特效治疗。病程后期眶隔及提上睑肌肌腱止端弹性减弱,泪腺及眶内脂肪脱垂又称脂肪疝期,眼睑膨隆以外侧为著。病变累及外眦韧带时导致外眦韧带松弛,睑裂变短,外侧圆钝。此外据我们临床观察,部分患者病变主要累及外眦韧带而导致外眦韧带松弛,睑裂变短,外侧圆钝,而上睑皮肤松弛相对不明显。
眼睑皮肤弛缓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其病理解剖可见:(1)皮肤表面面积增加;(2)基底层与棘细胞层有空泡,细胞核被挤至一边;(3)真皮与皮下组织某种程度萎缩;(4)乳头扁平,有些消失;(5)皮下组织稀松,结缔组织纤维变细,呈网状;(6)血管淋巴管扩张;(7)内皮增生,血管周围可出现一层厚细胞,以至出血、水肿。
眼睑皮肤弛缓症患者常有泪腺脱垂。正常泪腺借周围结缔组织固定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的骨膜上。患眼睑皮肤弛缓症时,由于固定泪腺的结缔组织萎缩松弛而致泪腺脱垂。手术中发现脱垂泪腺伴有肿大的病例有很多。我们曾将部分泪腺切除,病理学检查证实泪腺组织中有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的慢性炎症反应,而同时切除的皮肤和轮匝肌组织仅表现为萎缩变性。泪腺组织的这种慢性炎症改变是否与该病的成因有关,以及在炎症期的皮肤、皮下组织也有这种淋巴细胞浸润,文献中几无描述,尚需进一步探讨。
大部分患者常因眼部改变影响外观要求治疗。治疗主要为手术,主要目的为美容。少部分患者因皮肤明显松垂遮挡瞳孔,手术可帮助患者恢复视野。单纯行睑皮松弛矫正术由于泪腺脱垂,眶隔组织力量薄弱未被矫正而易复发。泪腺脱垂复位术疗效肯定,术中加固眶隔,去除松弛多余皮肤,对外眦韧带松弛者结合外眦成形,外观往往可以得到满意改善。由于本病病因不清,尚无根治方法,手术治疗只能暂时改善外观,仍有复发可能,故手术前应明确向患者交代预后。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