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楼2007-07-0215:53:23正常妊娠时的羊水量随孕周增加而增多,最后2~4周开始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为1000ml(800~1200ml),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
羊水过多(polyhydramnios)。最高可达20000ml。多数孕妇羊水增多较慢,在较长时期内形成,称为慢性羊水过多;少数孕妇在数日内羊水急剧增加,称为急性羊水过多。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0.5%~1%,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其发生率可达20%。羊水过多时羊水的外观、性状与正常者并无异样。
对羊水过多的处理,主要取决于胎儿有无畸形和孕妇症状的严重程度。
1.羊水过多合并胎儿畸形处理原则为及时终止妊娠。
(1)慢性羊水过多孕妇的一般情况尚好,无明显心肺压迫症状,采用经腹羊膜腔穿刺,放出适量羊水后注入利凡诺50~100mg引产。
(2)采用高位破膜器,自宫颈口沿胎膜向上送15~16cm刺破胎膜,使羊水以每小时500ml的速度缓慢流出,以免宫腔内压力骤减引起
胎盘早剥。破膜放羊水过程中注意血压、脉搏及阴道流血情况。放羊水后,腹部放置砂袋或加腹带包扎以防休克。破膜后12小时仍无宫缩,需用抗生素。若24小时仍无宫缩,适当应用硫酸普拉酮钠促宫颈成熟,或用催产素、前列腺素等引产。
(3)先经腹部穿刺放出部分羊水,使压力减低后再做人工破膜,可避免胎盘早剥。
2.羊水过多合并正常胎儿应根据羊水过多的程度与胎龄而决定处理方法。
(1)症状严重孕妇无法忍受(胎龄不足37周),应穿刺放羊水,用15~18号腰椎穿刺针行羊膜腔穿刺,以每小时500ml的速度放出羊水,一次放羊水量不超过1500ml,以孕妇症状缓解为度。放出羊水过多可引起早产。放羊水应在B型超声监测下进行,防止损伤胎盘及胎儿。严格消毒防止感染,酌情用镇静保胎药以防早产。3~4周后可重复以减低宫腔内压力。
(2)前列腺素抑制剂――消炎痛治疗:消炎痛有抑制利尿的作用,用消炎痛期望抑制胎儿排尿治疗羊水过多。具体用量为2.0~2.2mg/(kg・d),用药时间1~4周,羊水再次增加可重复应用。用药期间,每周做一次B型超声进行监测。妊娠晚期羊水主要由胎尿形成,孕妇服用消炎痛后15分钟即可在胎血中检出。鉴于消炎痛有使动脉导管闭合的副作用,故不宜广泛应用。
(3)妊娠已近37周,在确定胎儿已成熟的情况下,行人工破膜,终止妊娠。
(4)症状较轻可以继续妊娠,注意休息,低盐饮食,酌情用镇静药,严密观察羊水量的变化。
无论选用何种方式放羊水,均应从腹部固定胎儿为纵产式,严密观察宫缩,注意胎盘早剥症状与
脐带脱垂的发生,并预防产后出血。
通过放射性核素示踪测定,证明羊水在胎儿与母体之间不断进行交换,维持动态平衡。胎儿通过吞咽、呼吸、排尿以及角化前皮肤、脐带等进行交换。当羊水交换失去平衡时,出现羊水过多或过少。羊水过多的确切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临床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胎儿畸形羊水过多孕妇中,约20%~50%合并胎儿畸形,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和上消化道畸形最常见。无脑儿、脑膨出与
脊柱裂胎儿,脑脊膜裸露,脉络膜组织增殖,渗出液增加,导致羊水过多。无脑儿和严重脑积水患儿,由于缺乏中枢吞咽功能,无吞咽反射及缺乏抗利尿激素致尿量增多使羊水过多;食管或小肠闭锁、肺发育不全时不能吞咽与吸入羊水,均可因羊水积聚导致羊水过多。
2.多胎妊娠多胎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是单胎妊娠的10倍,尤以单卵双胎居多,且常发生在其中的一个体重较大的胎儿,系因单卵双胎之间血液循环相互沟能,占优势的胎儿,循环血量多,尿量增加,致使羊水过多。
3.孕妇和胎儿的各种疾病如糖尿病、ABO或Rh血型不合、重症胎儿
水肿、妊高征、急性肝炎、孕妇严重贫血。糖尿病孕妇的胎儿血糖也会增高,引起多尿而排入羊水中。母儿血型不合时,胎盘较重,有报道胎盘重量超过800g时,40%合并羊水过多,绒毛水肿影响液体交换是其病理基础。
4.胎盘脐带病变胎盘绒毛血管瘤、脐带帆状附着有时也可引起羊水过多。
5.特发性羊水过多约占30%,不合并任何孕妇、胎儿或胎盘异常,其原因不明。
羊水不仅能保护胎儿,起到缓冲作用,而且还能反映胎盘及胎儿在宫内的状况。羊水过多有部分原因不明,经过进一步的B超检查如果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可以继续妊娠,并经常回访。有大约25%左右的羊水过多有胎儿畸形的情况,这时候就要终止妊娠。妊娠早、中期羊水过少,多以流产告终。有些羊水过少的原因不明,但也有常常发生胎儿畸形的情况。所以,羊水过多或过少对胎儿都是不利的,根据情况的不同,医生也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医生通常会说可能存在畸形,建议做三维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