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药疹

“生出”药疹的药物大盘点

时间 : 2009-11-26 07:47:42 来源:health.china.com

[摘要]

“生出”药疹的药物大盘点--中华网健康频道,健康7120,生活,资讯,女人,男人,美食,育儿,老人,心理,保健,时尚,两性,性爱,乳房疾病,宫颈疾病,卵巢疾病,盆腔疾病,痛经 ,流产,男科,前列腺,男性不育,生殖感染,生殖保健,性功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严重者还可引起内脏损害。可引起药物性皮炎的药物种类繁多,较为常见的有抗菌药类、非甾体消炎药、镇静安眠药和磺胺类药物等。

药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不同药物的药疹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荨麻疹型药疹风团样皮疹,色泽鲜红或暗红,单个风团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可伴有瘙痒、刺痛、胸闷、心慌、气短甚至出现休克症状。多由青霉素、水杨酸钠、呋喃唑酮、血清制品等药物引起。

麻疹型及猩红热型药疹猩红热型药疹,为大量密集的针头大小的斑点,瘙痒明显。麻疹型皮疹以大量暗红色粟粒样斑丘疹为主,对称分布,躯干部位尤其密集。这两型药疹常由磺胺类药物、青霉素、非甾体消炎药等引起。

固定型药疹其特点为同一部位反复出现的红斑或水疱。常因磺胺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和巴比妥药物等引起。

多形红斑型药疹皮疹呈黄豆大小至蚕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对称分布于躯干及四肢。常由磺胺药、非甾体消炎药、苯巴比妥等引起。

湿疹型药疹此型药疹多由磺胺药、青霉素、链霉素、奎宁等药物引起。

紫癜型药疹皮损以紫红色豆粒大小的出血性斑疹为主,多发生在双下肢。常由非那西丁、磺胺药、巴比妥及奎宁等引起。

痤疮型药疹皮疹呈大小一致的粟粒状红色毛囊形丘疹,外观与寻常痤疮相似,但无明显的黑头粉刺。主要由皮质激素、溴剂、碘剂、口服避孕药等引起。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突然发生的大片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迅速累及全身。红斑融合成大片或呈弥漫性的潮红,有明显的肿胀。很快可出现广泛的表皮剥脱。常因磺胺类药物、水杨酸钠、苯巴比妥及砷剂等引起。

苔藓型药疹皮损酷似扁平苔藓,多因长期或大量服用米帕林、奎宁、奎尼丁、砷剂等引起。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皮肤初为暗红色或紫红色斑片,面积急剧扩大,数日内遍及全身。1~2天后广泛的红斑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可伴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内脏受损等表现。常因磺胺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青霉素、巴比妥盐等引起。

诊断为药疹后,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物,患者多喝水,以加速致敏药物的排泄。非重症药疹患者停用致敏药物后,皮疹多迅速消退。一般给予抗组胺药、维生素C等口服治疗,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重症药疹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防止其他并发症以及皮质、黏膜继发感染的发生。

上一篇:脱发大军注意:治脱发只有两种药相关搜索: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生出”药疹的药...”相似的文章

更多>>

药疹疾病

常规检查: 1.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 2.尿常规: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