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叶酸缺乏所致贫血

贫血患者的饮食调理

时间 : 2009-11-26 02:38:00 来源:food.chinasq.com

[摘要]

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老年人贫血多为继发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多是由于老年人的消化系统疾病,造成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因子缺乏所致。 患了贫血,除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供给合理的饮食与营养也是辅助治疗

  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老年人贫血多为继发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多是由于老年人的消化系统疾病,造成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因子缺乏所致。

  患了贫血,除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供给合理的饮食与营养也是辅助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治疗贫血的饮食原则,主要是从食物中提供足够的造血原料,使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恢复正常。

  制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所必需的物质,主要是铁质和蛋白质。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叶酸、维生素B12等成分是红细胞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因素,常可通过饮食补给。因此,贫血病人的饮食,首先要选择富含铁的动物肝、血、肾及瘦肉、红糖、芝麻酱、黑木耳等。蔬菜中含铁较高的有苜蓿、油菜、菠菜、韭菜、芹菜、胡萝卜等。水果以红枣、杏、葡萄干含铁较多,叶酸、维生素B12也较丰富,上述食品可调剂食用。

  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组织的建筑材料,也是构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物质基础。所以,贫血患者还应采用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酸奶、鸡肉、瘦肉、鱼、虾、猪血、黄豆及豆制品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贫血病人在饮食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通常铁在酸性环境中轻易被吸收。

  贫血病人一般胃酸都比较少,为了使摄入的铁质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在平时饮食中可经常吃些醋和带酸性的水果,如西红柿、苹果、柑橘、猕猴桃及山楂等,以增加胃内酸的成分,促进铁质的吸收利用。

  2.注重食物结构与科学配餐。

  为贫血病人安排膳食时要十分注重食物的结构,应避免天天总是吃同样的食物。食物过于单调,时间久了,不仅能引起厌食,而且还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加重贫血程度。所以在主食和副食上,尽量采用多样化食品。制作菜肴时还要常变花样,如主食除了米、面以外,还要调剂一些豆类、小米、玉米等。副食方面如瘦肉、鱼、虾、动物内脏、豆制品、各种绿叶蔬菜等,应经常变换食用,这样不仅能刺激患者的食欲,而且能使食物之间的营养素互相取长补短,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有利丁纠正贫血。

  3.贫血病人往往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宜少食多餐。

  在食物的烹调上,除注重色、香、味俱佳外,还要把饭菜做软、做烂,以利消化。消化力很差、牙齿脱落或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老人,可食用肉末、肝泥、菜泥、菜末、蒸蛋羹,还应常吃豆腐、豆腐脑,以便全面地吸收饮食中所提供的各种必需营养物质。为减轻贫血病人的胃肠负担,不宜吃辛辣、寒凉的食物。

  4.科学烹调,尽量减少营养素损失。

  为使患者身体多利用些营养素,要采用科学的烹调方法,尽量保存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制作主食时,淘米次数不可过多,洗米时不用手揉搓,煮粥时不要放碱。在制作副食时要选购新鲜蔬菜,最好现买现做,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即炒、急火快炒,这样做出来的菜肴有营养,味道好。

  患者还可交替选用以下食疗方法:

  1.龙眼花生小米粥龙眼肉15g,花生米20g,小米50g。先将龙眼肉、花生米洗净,加适量水,待水烧开后,将龙眼肉、花生米、小米入锅,文火煮成粥,早晚服用。

  2.黑豆红枣糯米粥黑豆25g,红枣15枚,糯米50g。黑豆洗净,红枣温水泡发,加水适量,水沸后加入黑豆、红枣,将黑豆煮至7~8成熟时,再下糯米,文火煮成粥。另加红糖20g,调匀服食。

  3.猪肝汤猪肝100g,菠菜200g,红萝卜100g,加水炖熟,放入精盐、味精及香油饮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贫血患者的饮食调...”相似的文章

更多>>

叶酸缺乏所致贫血疾病

除血象和骨髓象外,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多明显增高,可测血清叶酸含量,正常为5~20μg/ml,如低于3μg/ml即可确诊,此时,可做试验性治疗,以"生理性"剂量叶酸50~200μg一次口服,若为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