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17:55:54 来源:www.govyi.com
护士长在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内感染及感染监控和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明确护士长在医院内感染监控中的作用,免费论文,今日更新论文,论文论文
1.2在实践上,护理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的相关知识仍显缺乏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是近十年来兴起并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因为我国现行的护理在校教育对医院内感染监控相关知识的学习涉及较少,而毕业后继续教育又没有将其作为护理学科的重点科目,所以目前部分护理人员又没有将其作为护理学科的重点科目,所以目前部分护理人员还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因而相关的理论不够扎实、基本的概念不够清晰,常用的物品消毒技术不够熟练,常规物品的监测方法不够准确等。
1.3在质量上,护理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观念仍显滞后感染医院的质量控制已是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护理质量管理意识的明显增强,医院内感染的质控也日臻完善。但目前仍表现出部分护士长对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的力度还不够,主要是对感染监控管理中“隐性”的和“内涵”的质量的管理认识肤浅,对其工作的“缺陷”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管理上还缺乏力度。所以近年医院内感染监控的质量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质量控制的达标率高低起伏不稳定、科室间发展也不够平衡等。
2医院内感染监控中护士长的作用重在对环节质量的管理
医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是否能有效持续地发展和提高质量,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质量控制的诸多因素中,当前应着重抓好主要环节的质量管理。
2.1更新思想观念,重在提高全院感染监控管理意识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特别是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细菌的变异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开展,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效果和医院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2],而医院内感染的管理,重在预防。当前在医院的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而基础的内容,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克服护理人员“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主人翁”意识,克服“可控可不控”的错误倾向,树立“非控不可”的意识。护士长要加大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面对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护理人员都具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认识上跟得上、行动上展得开、在效果上成效好。让全员积极参与感染监控管理,发挥群体的最佳效应。
2.2强化在职培训,重在提高全院感染监控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2.2.1制定培训的计划预防医院内感染是正在发展的新学科,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进展很快,鉴于目前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内感染的知识面和知识掌握的深度,护士长要根据科室人员的不同层次,从基础抓起,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医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要同其他新理论、新知识和新业务、新技术一样,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分层次制定相应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季有考试,考核的结果与奖惩挂钩,并纳入学分管理,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全员的积极性。
2.2.2明确培训的内容医院内感染监控的相关知识,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主要是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医院内二重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通过学习掌握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等[3]。另一方面是提高与院内感染监控相关的技能。通过培训提高观察水平、监测水平和动手能力,基本掌握预防、治疗医院内感染的方法和手段。掌握感染性疾病患者预后的综合性评价、及时发现医院内二重感染的先兆、手术后伤口愈后等级的判断等,及时为医生治疗患者提供可靠的信息。
2.2.3规范培训的方法对医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方法强调突出相关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实践技能的实用性等。在医院内感染的高发期或需要重点监测的项目可适时请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对共同理论可编写成文字材料,做成卡片,做到知识共享;重点内容也可进行现场指导,如组织专题护理教学查房或进行专题研讨等。当前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和外科切口的感染,而医院内感染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传播途径为医护人员的手、医疗设备、空气中的飞沫等,因此在学习目标监测和掌握与之相关的预防措施时,可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对医务人员洗手的教学,可通过理论学习掌握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的指征;通过模拟示教及其他宣传,掌握洗手的方法和
百度中搜索:护士长在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中的作用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