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医院内感染

早产儿医院内感染临床分析及预防 2008年第31卷第2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时间 : 2009-11-26 14:43:16 来源:www.39kf.com

[摘要]

早产儿医院内感染临床分析及预防属于2008年第31卷第2期栏目,主要讲述了【关键词】 早产儿 医院感染 预防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新生儿[1]。早产儿各系统发育未成熟,抵抗力低,易发生医院

【关键词】早产儿医院感染预防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新生儿[1]管理的重要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住院早产儿4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272例,女孩180例,由经治医生填写统一规格的报告表。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认病例。按胎龄分组,37~34周9例,34~32周45例,32~30周218例,<30周180例。主要入院诊断是早产儿、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入院时无任何感染性疾病。住院期间其中42例早产儿患呼吸道感染,20例早产儿患皮肤软组织感染,8例早产儿患胃肠道感染,2例早产儿患泌尿道感染,6例早产儿患其他部位感染。

1.2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病房医院感染由兼职监控医生、兼职监控护士负责查看,观察早产儿住院全过程,发现感染病例,采取措施治疗和护理,并填写新生儿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由院感办收集感染病例调查表,进行汇总。

2.1早产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452例中发生医院内感染78例,感染发生率为17.25%,明显高于同期我院总感染率的5.17%和足月新生儿感染率的7.15%(P<0.05),在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早产儿中,死亡30例,死亡率为38.46%,胎龄愈低,死亡率愈高,而未发生医院内感染的374例早产儿中,死亡52例,死亡率为13.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不同胎龄段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在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早产儿中,胎龄越小感染率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见表1。表1胎龄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

  2.3住院时间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将早产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时间分为5

  2.4早产儿医院内感染部位的分布早产儿医院内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

3.1本调查结果表明,早产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7.25%,明显高于同期我院总感染率的5.17%(P<0.05),也高于我国医院内感染的平均水平8.4%,而且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早产儿死亡率为38.46%,也显著高于未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早产儿的死亡率的13.90%(P<0.05)。

3.2胎龄越小,发生感染的机会越多。母亲的免疫球蛋白传递给胎儿,主要发生在孕32周后,早产儿体内含量低,IgA、IgM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使早产儿发生感染机会增加。我院设立了早产儿病室,病室内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55%~65%。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清洗设施,要求人人严格遵守。每月对工作人员做一次咽拭子培养,对带菌者及患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早产儿室。病室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min,用湿式法进行日常清洁。暖箱使用期间每天用消毒液将其内外擦拭,然后用清水再擦拭一遍,并将奶渍、葡萄糖液等随时擦去。湿化器水箱用水每天

3.3早产儿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内感染率越高。所以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并按系统化整体护理要求进行工作。必须严格控制参观和示教人

3.4早产儿医院感染部位53.85%发生在呼吸道。主要因早产儿免疫功能差,儿科病房陪护多,探视多,空气污染严重,易发生感染性肺炎[3];早产儿吞咽运作不协调,易致吸入性肺炎[4]。其次是皮肤粘膜软组织,常见疾病是新生儿鹅口疮、脐炎、结膜炎、尿布疹,传播方式是直接或间接传播。早产儿胃酸低、蛋白酶活性低、肠粘膜渗透性高、sIgA水平低和动力障碍等易发生肠道感染[5]。加强院内消毒隔离,同时向患儿家长进行防病护理知识的健康教育,减少陪护和探视次数。严禁非专业人员和患感染性疾病者入内。患儿侧卧位,避免吸入性肺炎。保持皮肤粘膜完整,每日暖箱内擦浴一次,促进血液循环;眼部每日用抗生素滴眼液护理;每日用2.5%碳酸氢钠擦拭口腔;脐带是引起感染的主要途径,每日检查脐带1~2次,局部涂0.5%碘伏,保持脐部干燥、清洁,男婴尿布不宜遮盖脐部,防止发生感染,同时检查皮肤粘膜完整性及有无肛旁脓肿等情况。人乳的初乳中含较高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提倡母乳喂养,加强乳母的卫生观念,避免母婴垂直传播。

综上所述,早产儿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外界的各

【参考文献】[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94.[2]张凤芝.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36.[3]王霞,郝萍.儿科医院感染528例次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9):573.[4]陈超.早产儿呼吸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714715.[5]邵肖梅.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716717.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滨州市256603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早产儿医院内感染...”相似的文章

更多>>

医院内感染疾病

主要做病原体检查培养及药敏实验。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