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遗传性乳光牙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的鉴定

时间 : 2009-11-26 22:56:31 来源:tech.tech110.net

[摘要]

该项目完成单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 ...

成果摘要:
该项目完成单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北京诺赛基因研究中心)。遗传性乳光牙本质(DGI-II)是常见的口腔遗传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发病率为1/6000-8000。患者的乳牙及恒牙均受累,牙本质发育不良,牙釉质容易剥离,牙齿过度磨损,显著变短,甚至可达牙槽嵴水平,影响患者功能、健康和美容,并给患者及亲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的克隆鉴定一直是国际口腔医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别是遗传病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的热点课题。国外科学家已于1995年将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定位于人类4号染色体长臂4q12-q23。该项目研究人员利用定位候选克隆致病基因的策略,对天津地区一个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了研究,发现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sialophosphoprotein,DSPP)基因第3外显子编码第45位谷氨酰胺的遗传密码突变为终止密码、导致DSPP蛋白有效合成减少是该家系患者发病的原因。从而在国际上首先鉴定出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致病基因为DSPP。这也是继湖南医科大学夏家辉院士课题组之后,中国科技工作者鉴定的第2个遗传病致病基因。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在《自然遗传》(NatureGenetics)2001年第2期发表,受到国际口腔医学、人类基因组研究,以及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同行的广泛关注。科技部2001年5月16日公布的中国“九五”期间医学科学技术重大进展项目也将该发现评为12项重大进展项目之一。该项目的重要发现对于开发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生物技术诊断、高危胎儿出生前基因诊断,以及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基因/生物工程治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项目课题组已就基于DSPP基因突变开发的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诊断和治疗技术申报了国际专利的保护。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的鉴定使得该疾病的基因诊断得以实施,并有可能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出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相似的文章

更多>>

遗传性乳光牙疾病

x线片可见早期髓腔较大,釉质磨除后,髓腔和根管内逐渐出现钙化闭锁,牙周支持组织正常,有时可见壳状牙(shel tooth),表现为髓腔大,牙本质层薄,牙根异常短,但无根吸收的表现。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