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12:27:58 来源:www.911110.com
癔症,又名歇斯底里。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检查未能发现有相应的器质性改变。这类症状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据美国报道,与癔症有关疾患的患病率为0.01%~0.3%。据国内报道,患病率约为2%,女性远高于男性。
[临床特点]
1.起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由精神创伤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常为第一
次发病的诱因,以后发病可以在第一次起病相似情况下,因触景生情,产生联想或自我暗示,激起旧的情感体验而再次发病。
2.癔症发作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同情或得到支持
和补偿。所谓继发性获益是使症状持续化的重要因素。
3.多数患者有癔症性人格特点,即高度情感性,情感反应强烈鲜明,但
肤浅不稳,暗示性强,自我中心,言语行为夸张性强,富于幻想。
4.临床上根据以精神障碍为主或以感觉、运动障碍为主的不同而分为癔
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
5.癔症性精神障碍又名分离性障碍,有以下主要临床表现:
(1)癔症性朦胧发作发作性意识范围狭窄。
(2)情感爆发具有发泄特征,行为幼稚,情感夸张做作,言语内容
与精神创伤有关。
(3)癔症性遗忘症突然忘记某阶段和某事有关系的经历,称为界限
性遗忘;有的忘记自己所有的经历,包括自己的姓名和年龄一并忘记;期间,患者意识清晰,认知和适应功能良好。
(4)癔症性漫游突然离家外游,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尚能进行
较复杂的活动。时期可为数小时、数日或更长,发作后不能完全回忆。
(5)癔症性假性痴呆为突发性类痴呆状态,又称童样痴呆或甘瑟综
(6)癔症性多重人格为突发性身份改变,两种或多种身份相互交替,
包括神魂附体。
6.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性障碍,可表现为以下形式:
(1)感觉障碍包括癔症性黑蒙、癔症性失聪、癔症性疼痛、癔症球
或梅核气等。
(2)运动障碍包括癔症性大发作、癔症性瘫痪、癔症性失音、癔症
7.癔症患者躯体症状与神经分布和检查结果不符,其症状表现反映着患
者对疾病的认识,即临床表现是患者想象中的疾病。
8.癔症患者,特别是表现为躯体症状者,对自己的症状显得并不关心,
即所谓泰然漠视。部分患者则有一定程度的焦虑体验。
[诊断要点]
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2.表现有下述情况之一:
(1)分离性遗忘症(癔症性遗忘)。
(2)分离性漫游症(癔症性漫游)。
(3)分离性身份障碍(癔症性双重或多重人格)。
(4)癔症性情感爆发(癔症性精神病)。
(5)转换性运动和感觉障碍(转换性癔症)。
(6)其他癔症形式。
3.症状妨碍社会功能。
4.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或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文章录入:wen责任编辑:wen上一篇文章:妈妈喊“离婚”乖女就瘫痪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