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阴道痉挛

阴道痉挛

时间 : 2009-11-26 23:40:01 来源:www.6066888.com

[摘要]

阴道痉挛是指性交前或性交时发生的阴道及盆底部包围阴道下1/3周围的肌肉,不自主地剧烈而持续的痉挛性收缩。有时想象或试图将类似阴茎的东西塞入阴道,也会发生阴道持续痉挛。阴道痉挛是一种影响女性性反应能力的心

阴道痉挛是指性交前或性交时发生的阴道及盆底部包围阴道下1/3周围的肌肉,不自主地剧烈而持续的痉挛性收缩。有时想象或试图将类似阴茎的东西塞入阴道,也会发生阴道持续痉挛。因而使阴茎无法进入阴道进行性交,也可以使已经插入阴道的阴茎无法退出。它是一种影响女性性反应能力的心身疾病。

引起阴道痉挛的原因

引起阴道痉挛的原因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多数患者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对性交的极端恐惧与焦虑而产生,遭受过性暴力或外阴和阴道有创伤史的女性亦易产生。夫妻感情不合,对配偶的不满亦有影响。

阴道痉挛可为外阴或明道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自然保护性活动,但由于反复疼痛形成的条件反射,有时即使原发病灶已消失或治愈,阴道痉挛仍可能持续存在。大多数阴道痉挛系心理生理综合症,是女性的一种功能障碍,任何年龄的女性都可发生。症状轻的虽然能勉强同房,但男女双方都感到不适,尤其是女方感到疼痛;症状重的使阴茎不能插入阴道,无法进行性生活。

大多数性交阴道痉挛症发生于女性新婚期,有时也发生在已婚多年的女性身上,引起性交阴道痉挛的因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精神心理因素,这是最常见的:①有些女子对性生活缺乏正确认识,过度紧张,或有强烈的怕刺破处女膜、怕性交、怕外物冲击阴道和怕怀孕的恐惧心理。②夫妻长期不和睦,妻子对性生活十分厌恶。③患者视性交是一种肮脏、罪恶和羞耻行为,或为幼年时有过严重的损伤性性生活史。④过去因被强迫或暴力强奸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创伤,在此情况下过性生活,也易发生明道痉挛。

(2)体位、方式等不当。例如体位不对,过度压迫阴道前壁,尤其是尿道,可引起疼痛而致阴道痉挛。这样的情况接连发生,就可能造成女性精神心理上的病态发展,以致发生性交时阴道肌肉痉挛。

(3)在房事前缺少准备动作,女性阴道口干涩,而男性的动作又急躁粗暴,致使产生疼痛。

(4)阴道的器质性病变。女性因生殖器官感染,如宫颈炎、阴道炎、局部有炎症、畸形、肿瘤等,有时也可诱发阴道痉挛,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

(5)其他,比如处女膜不正常:如处女膜紧密、缺乏张力,或入口太小。

阴道痉挛的诊断与分型

阴道痉挛诊断并不困难,凡是在性交前或性交时,阴道发生不自主的持续性痉挛性收缩,即可诊断。阴道痉挛可分为四级。

Ⅰ级:阴道痉挛仅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发生。如性交前爱抚时间过短,性交粗暴,或性交的环境不安全等。发生阴道痉挛的肌肉仅限于会阴部的肌肉和提肛肌群。

Ⅱ级:发生痉挛的肌肉,不仅局限于会阴部肌肉,而是波及到整个骨盆的肌群。或者在多种境遇下都可发生阴道痉挛,以致不能性交。

Ⅲ级:阴道痉挛时不仅骨盆肌群发生痉挛,而且整个臀部都不由自主地抬起,这是由于臀部肌肉也发生频繁性痉挛性收缩的结果。因臀部肌群频繁痉挛,使性交根本无法进行。

Ⅳ级:痉挛发生时,不仅臀部肌群痉挛性收缩,臀部不由自主地上抬,而且患者双腿内收并极力向后撤退整个躯体,甚至大叫大喊,出现惊恐反应。这种反应不是由实际性交或妇科检查所致,而是对性伴侣或检查者的靠近和预感产生的反应。每当预感到有性活动或检查时即产生惊恐反应。

患者内心十分痛苦,常常怀有对丈夫的负疚感但又无力克服,且病因很难说明。

治疗阴道痉挛

在明确诊断、搞清原因的基础上,可以对阴道痉挛有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是生殖器官的畸形或病变所致,治疗和改善这些原因,阴道痉挛可以被解除,否则阴道痉挛将会继续存在下去,并将因再次试图性交产生疼痛而强化。

如果阴道痉挛主要是心理因素或性交操作不当所致,夫妇双方应进行性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在医生的协助下进行阴道扩张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阴道痉挛 ”相似的文章

更多>>

阴道痉挛疾病

(1)医生首先对患者的外阴进行望诊,这常常会发现阴道痉挛和腿内侧或会阴部肌肉强直或有阵阵抽搐。这时要确定肌肉收缩是否是一种随意性收缩,因为有随意收缩时医生将无法确定有无不随意痉挛的存在。方法是让病人充分放...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