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防治方案 (政策法规)

时间 : 2009-11-26 15:00:22 来源:www.100md.com

[摘要]

政策法规,婴幼儿腹泻防治方案

【分类号】4071048605【标题】婴幼儿腹泻防治方案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卫生部

【颁布日期】860525

【实施日期】860525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妇幼卫生与保健

【文号】

【名称】婴幼儿腹泻防治方案

【题注】

前言

在全世界腹泻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由于儿童卫生营养状况逐年改善及广大医务人员对液体疗法的掌握,已使本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腹泻发病仍不少,尤其在某些条件较差地区,仍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及死亡的重要病因。为此制订以下防治方案。

一、预防

(一)提倡母乳喂养,适当地添加辅食。

(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奶瓶食具洗净煮沸后再使用,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采用防蝇罩,防止苍蝇、蟑螂叮爬食物。消灭苍蝇。

(三)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对集体儿童单位做好饮食卫生。炊事及保教人员要定期检查体格。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肝炎等传染病或有带菌时,要及时调离。(四)做好腹泻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护理儿童前及给小儿换尿布、处理吐泻物后,必须用肥皂仔细将手洗干净。腹泻病儿吐泻物可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

(1)1份吐泻物加2份20%漂白粉乳液或1/5份漂白粉干粉,搅拌均匀,静置2小时后倾倒。如没有漂白粉可用生石灰代替。

(2)1份吐泻物加半份1‰洗消净(即原液1毫升加水至50毫升)搅拌,静置10分钟后倾倒。

二、诊断

(一)病因绝大多数婴幼儿腹泻是由于肠道感染引起,除原已有固定名称者如细菌性痢疾、霍乱外,可诊断为肠炎

有条件的单位要进行粪便常规、细菌培养及病毒学检查。病原明确,诊断时应注明病原,如轮状病毒肠炎或肠炎―轮状病等。无条件者可根据粪便外观、性状及流行季节估计最可能的病因如:

(1)在2岁以下小儿,秋冬季流行的腹泻、粪便蛋花汤样,无脓血,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较大。(2)如发生在夏季,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可能性大一些。(3)病儿粪便含粘液、脓或脓血,应考虑痢疾,空肠弯曲菌或沙门氏菌鼠伤寒肠炎等。

(二)病期急性:病程在2周内;迁延性:病程在2周至2个月;慢性: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分型轻型:腹泻少于10次/日,每次粪便含水量不多,病儿无脱水或仅有轻度脱水。重型:腹泻多于10次/日或便次虽不多,但含水量很多,病儿伴中、重度脱水。

三、治疗

(一)病因治疗由于饮食不当所致腹泻或吐泻较重者可禁食8小时左右,以后由小量开始逐渐增加饮食,约3―5天恢复正常饮食。感染性腹泻应根据病原,选择适当药物,有痢疾可能时,应给抗菌药,如痢特灵(呋喃唑酮)每日8―10mg/kg,分3―4次,加TMP每日5―10mg/千克(公斤),分早晚2次口服,或用复方新诺明(SMZCO)每日40―50mg/千克(公斤),分早晚2次口服,疗程5―7天,疗程过短易致复发或带菌。有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可能性时,可用多粘菌素E,每日5―10万单位/千克(公斤),分3―4次口服或庆大霉素每日1―2万单位/千克(公斤),分3―4次口服。疗程一般不超过7天,以防菌群失调引起肠炎。秋冬季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肠炎)可不用抗生素。

(二)迁延性慢性腹泻治疗重点应针对病因及维持营养。

(三)中医中药对小儿腹泻有一定疗效,也适用于治疗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四)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

(1)估计脱水程度可参考下表

婴幼儿各种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脱水程度临床表现|------------------|轻|中|重----|-----|-----|------精神神志|稍烦躁|萎靡,烦躁|神志欠清前囟|稍凹陷|凹陷|深凹陷眼窝|无或稍凹陷|凹陷|深凹陷口腔粘膜|稍干|干燥|明显干燥皮肤弹性|尚可|差|极差四肢末梢|暖|凉|厥冷、紫绀脉搏|有力|快而弱|几扪不到尿量|略减|著减|极少-----------------------

(2)补充累积损失,即纠正脱水补多少液量要根据脱水程度,轻度脱水按30―50mk/千克(公斤)补给;中度按60―100mk/千克(公斤);重度按100―120mk/千克(公斤)。

口服补液:可采用“口服补液盐”(ORS),仅适用于轻、中度脱水。ORS由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及葡萄糖20克组成(也可以白糖,但用量应加倍),加水至1000mk(实际应用时可分成小包,如分成5包,每包冲水200mk),少量多次喂服,累积损失量在4―6小时服完。在治疗过程中,可喂白水,并哺母乳或稀释牛奶。

重度脱水无条件静脉输液时,应转院治疗,转院过程中可喂服或鼻饲滴注部分ORS液,以争取抢救时间。

静脉输液:口服补液失败或重度脱水,宜采用静脉输液,一般可采用4∶3∶2液(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液,2份1.4%碳酸氢钠或M/6乳酸钠)或3∶2∶1液(3份5~10%葡萄糖,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或M/6乳酸钠)。步骤原则上应先浓后淡,输液速度应先快后慢,即开始半至一小时可给液20―30mk/千克(公斤),以后约为每小时8―10mk/千克(公斤),累积损失在8―10小时补完。应注意适当地补充钾盐,方法请参考有关书籍,决不可静脉推注钾盐。

(3)补充继续丢失和生理需要脱水纠正后,为防止继续吐泻而再度引起脱水,可补充适当液体,原则上继续丢失多少补多少,大致为每日10―40mk/千克(公斤),可用ORS液或2份ORS液加白水1份补充。同时可按平时习惯哺母乳(或稀释牛奶,稀粥等)和饮白水,以维持生理需要。

(五)注意各种维生素的补充如维生素B.C。慢性腹泻更应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
关键词: 幼儿腹泻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婴幼儿腹泻防治方...”相似的文章

更多>>

婴幼儿腹泻疾病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显示肠道吸收不良。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运动功能状态,胆石等。 4.超声。 5.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有条件者应作大便培养,电镜...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