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02:05:15 来源:www.zjol.com.cn
温州城市中小学生三成营养不良 肥胖率10.71%
学校:营养健康教育要跟上
采访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吃学校提供的午餐,并把原因归结于伙食太差。其实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孩子甚至家长的营养健康教育没跟上。温州市瓦市小学和温州实验中学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中国1WHO以营养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健康促进项目”示范银牌学校,现在两校正在创建“金牌示范学校”,预计今年下半年将通过验收。
5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温州市瓦市小学,只见校内宣传窗、黑板报、走廊墙壁上都粘贴有关营养健康知识的宣传画。三年级的一个班级正在进行“健康你我他”的主题班队会,“我是胡萝卜,我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A,能保护眼睛……”台上学生生动地演着情景剧,台下的同学则聚精会神地观看……在教师办公室内,一位五年级班主任正在整理学生设计的营养菜谱,有为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设计的营养套餐,这是4月底学生们在听了营养师的菜谱知识培训后上交的作业。
校长杨素琴称,学生的营养健康,其实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像该校通过一系列有关营养健康的专家讲座、主题班队会活动、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使学生的营养健康意识、知识提高了不少,一些挑食学生的习惯也有所改善。当班级里发现营养不良、贫血、肥胖学生时,老师会加强教育,并向家长分发建议食谱。学校的午餐食谱也是根据温二医营养师的建议设计的。自从广泛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之后,该校的学生健康整体状况提高不少。营养师:“双管齐下”纠正偏食温州医学院营养学副教授余青说,中小学生的偏食与挑食,在某种程度上讲根源在家庭,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食物过于单一,孩子长大后便会对从未吃过的或不常吃的食物有厌恶感。此外还同家长不正确的奖惩有关,孩子为达到某种目的(如讨要玩具),以吃食做条件要挟家长,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习惯。父母本人偏食,或者当孩子的面,说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也影响孩子的饮食心理与行为。市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的周玉润医生说,孩子小的时候总将新的食物吐出来,这是本能的一种拒绝,并不是不喜欢吃,多试几次就能适应了,婴儿时期辅食多样化,长大就不易挑食了。对已有厌食、偏食习惯的孩子要循循善诱进行教育,还需要长期、持久地努力去纠正,试试以下“双管齐下”的方法,另外多增加户外运动,也有助于增进孩子的食欲。
【“一管”心理】
消除负面暗示有些偏食的孩子家长逢人就说“她就是不爱吃蔬菜”的话,在孩子面前说此类话无疑在强化暗示,使孩子心理上更加抗拒这个食物。
不要强制喂食家长用强制或粗暴的手段逼孩子吃东西,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不愉快情绪不仅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而且会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或恐惧心理,这种强制进食往往会增加儿童挑食的可能性。
经常积极鼓励孩子喜欢“戴高帽”的,在吃饭时适当鼓励,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其有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促进孩子的食欲。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