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06:45:32 来源:www.hp91.cn
胸膜肿瘤系发生于胸膜上的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原发性胸膜肿瘤较少见,大多为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或胸膜下结缔组织,此称为胸膜间皮瘤。
胸膜肿瘤系发生于胸膜上的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原发性胸膜肿瘤较少见,大多为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或胸膜下结缔组织,此称为胸膜间皮瘤。
病因:密切接触石棉粉尘,石棉纤维中所含有镍、铬、钴等放射性元素。
病理:按细胞形态,胸膜间皮瘤可分为三类:
1.梭形细胞型或纤维型。
2.间皮细胞或梭形细胞混和型,
3.间皮细胞或上皮细胞型。
前两类多为良性,后一类为非良性。
主要症状:
一.胸痛剧烈,呈持续性钝痛,胀痛,或刺痛,一般阵痛剂难以缓解。
二.进行性气急,胸膜间皮瘤病变广泛伴有胸腔积液时,出现呼吸急促,呈进行性加重,甚者出现呼吸困难。
体征:良性胸膜间皮瘤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而非良性间皮瘤大多发现胸水,患侧胸廓活动受限,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若胸膜肿瘤持续增大,胸液吸收,患侧胸廓可凹陷。
检查:一.影象学检查:X线,CT扫描,B超检查可发现胸膜增厚,肿块,胸腔积液。二病理学检查,经皮胸穿刺或胸膜活检,以进行病理学诊断。三.生化检查,血清透明质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分别为287±282mg/l和54±28mg/l)
治疗原则:局限型间皮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化疗,有一定疗效,弥漫型间皮瘤因恶变程度高,病变广泛,基本上不用手术治疗,多采用内科治疗,以控制胸腔积液,减轻病人症状。最适宜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胸膜肿瘤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分为5个证型。
1.肺气滞型:
证候:咳嗽气短,胸闷咯痰或伴胸痛不适,苔薄或薄黄,脉细弦。
治法:宣肺降逆,软坚化痰
主方:导痰汤加减
药物:生牡蛎20g生苡米仁20g蚤休20g瓜娄15g姜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制南星10g枳实10g玄参10g浙贝母10g桃仁10g五灵脂10g
2.气滞血瘀型:
证候:胸闷胸痛,胁肋胀痛或刺痛,咳嗽不畅,痰中带血,喘促气急,舌质紫暗或瘀斑,苔薄腻,脉弦。
治法:通络止痛、活血散结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蚤休30g白花蛇舌草30g当归15g川芎10g生地15g赤芍15g鱼腥草15g茯苓15g郁金12g桃仁10g枳壳10g桔梗10g生蒲黄10g(布包)生甘草3g
3.饮停胸胁型:
证候:胁痛,咳嗽则更甚,转侧及呼吸均牵引而痛,胁间饱满,气短急促,有时只能偏卧于一侧。舌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健脾益气,泻肺行水
主方:四君子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药物:薏米仁、半边莲、陈葫芦各30g党参、茯苓、大枣各15g白术、葶苈子各12g陈皮10g甘草5g或加入苏子、桑白皮、大腹皮各15g
4.肺脾两虚型:
证候:咳嗽,痰多,胸闷气短,四肢倦怠,纳呆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滑或缓。
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化痰。
主方:六君子汤合导痰汤加减。
药物:党参、生牡蛎、薏米仁、龙葵各30g白术、茯苓各15g法半夏、陈皮、制南星、枳壳、佩兰各10g甘草6g
5.气血两虚型:
证候:气促咳嗽,咯痰粘稠,动则自汗,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食纳少差,小便短少不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少,脉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补肾纳气
主方:十全大补汤加减。
药物:黄芪30g党参、蚤休各20g白术、茯苓、仙灵脾各15g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陈皮、浮石、胡桃肉各10g熟附子6g
您现在的位置:深圳和平医院>>医院科室>>中医科>>肿瘤>>正文编辑:hyfkxhao123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更新:2008-6-24上一篇文章:关于肺部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下一篇文章:中医对肿瘤的诊断、分类及命名相关新闻・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中医看肿瘤・中医对肿瘤的诊断、分类及命名・关于胸膜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关于肺部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