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05:46:31 来源:journal.shouxi.net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破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132例子宫破裂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 132例超声诊断为子宫破裂的患者中,被手术证实者108例.经临床治疗证实者20例。结论
作者:高静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妇幼保健院功能科,衡水053000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破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子宫破裂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132例超声诊断为子宫破裂的患者中,被手术证实者108例.经临床治疗证实者20例。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破裂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是诊断子宫破裂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子宫破裂超声检查
ValueAnalysisofUltrasonicDiagnosisofUterineRupture
GaoJing
HengshuiCity’sMaternityandChild’sHealthProtectionHospital,Hengshui05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InordertodiscusstheultrasonicdiagnosisvalueoftheUterineRupture.Methods:Reviewtheultrasonogramof132UterineRupturepatients,andthencomparetheAnalysisresultstotheoperationresults.Results:Inthe132UterineRupture’scaseswhichbediagnosedbyultrasonicdiagnosis,thereare108casestobeprovedbyoperationand20byClinicaltreatment.Conclusion:InUterineRupture’sdiagnosis,TheUltrasonographyisanImportantmeansandofgreatvalue.
【KEYWORDS】Uterus;Rupture;Ultrasonography
子宫破裂为产科极为凶险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现将我院自1996年3月至2007年5月间经超声诊断为子宫破裂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手术结果相比较,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破裂的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32例子宫破裂的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61例由基层卫生院急诊转来。年龄23~38岁,平均32岁。经产妇100例,初产妇32例,产次0~4次。20例发生于早孕期,12例发生于中孕期,32例发生于晚期妊娠,68例发生于分娩期;自然破裂88例,其中12例滞产破裂,40例瘢痕破裂(28例有剖宫产史,12例有子宫肌瘤剜除术史),破裂距前次手术时间2~5年。创伤性破裂44例,20例因车祸所致,4例因实行穿颅术所致,20例因人流术所致。
1.2仪器及方法
采用ATLHDI3500彩超仪、东芝340彩超仪、SSD-1100超声仪、横河RT-2800超声仪、GE400彩超仪。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0~5.0MHz。患者平卧位,在腹部作纵切,横切,斜切扫查,观察子宫、胎儿、腹腔情况,发现异常仔细探察其声像图特征并停帧测量。
132例超声诊断为子宫破裂的患者中,被手术证实者108例,其中完全破裂96例,不完全破裂12例;子宫下段破裂72例,子宫体破裂36例。132例均表现为子宫肌层完全或部分连续中断,其中胎儿及胎盘全部或部分移至腹腔内者80例,子宫周围可见杂乱回声包块者80例,腹腔内可见游离积液者100例。腹腔内及包块周围有气体强回声者12例;误诊4例,误诊率3%。1例声像图表现为胎死宫内,左侧子宫底部见杂乱回声包块,腹腔积液(经腹穿证实为不凝血)。术中未见子宫破裂,宫底部浆膜下血管呈蔓状迂曲扩张,其中一怒张的血管可见活动性出血,术后诊断为子宫浆膜下血管自发性破裂。1例不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误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完全性子宫破裂误诊为前置胎盘。1例腹膜炎误诊为子宫破裂;发生于孕早期的20例,均为人流术操作损伤所致,超声均可见子宫外周混合回声团及盆腔积液,结合临床考虑子宫穿孔,入院予以促宫缩抗感染治疗,3~5天后复查,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外周混合回声团亦缩小并呈略增强回声,盆腔积液消失,经治疗好转证实。
#科技攻关项目:本课题已被立为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课题编号为062761964。
子宫破裂属产科急症,发病急,病情凶险,预后严重,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术后充分有效的控制感染,才能有效的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本组中孕产妇死亡率为零,胎儿死亡率仍高达74%。临床上早期断诊子宫破裂有时较为困难。有些病例,几经阴道检查后感染,出现腹膜炎,也可表现为类似子宫破裂征象。阴道检查时由于子宫下段菲薄,双合诊时双手指相触犹如只隔腹壁,从而误诊为子宫破裂。二者临床症状虽然相似甚多,可通过超声检查观察包块的来源部位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经仔细探察可见腹膜炎时子宫肌层是连续的,而子宫破裂子宫肌层是连续中断或分离的。二者都有积液,可在超声引导下行腹腔或后穹隆穿刺,明确积液性质,结合临床不难进行判断。本组误诊1例应引以为戒。子宫破裂后如胎儿仍位于宫内,更增加了临床诊断该病的困难。应用超声检查能做到早期诊断子宫破裂,从而为临床诊断本病提供依据。子宫破裂时由于破裂处出血,可于子宫周围形成凝血块,超声表现在子宫周围的不规则的杂乱回声包块,包块呈高回声,有时呈絮状,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因此,当于子宫周围发现杂乱回声包块时,必须要检查包块的来源部位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特别注意包块附近的子宫肌层是否连续。超声检查如能发现子宫肌层完全或部分连续中断或分离,是诊断本病的直接征象,即可做出诊断。当发现胎儿或胎盘全部或部移至腹腔内,有时子宫已在胎儿的旁侧,即不必耗时寻找子宫破裂口,可迅速明确做出诊断。发现腹腔积液(积血)、子宫周围有杂乱回声包块、腹腔内有气体强回声对本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12例不完全破裂均位于子宫下段,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下段肌层连续中断但未明显分离,子宫浆膜层仍连续完整,子宫外周未见明显血肿。胎儿仍位于宫内时,有时不易显示子宫肌层中断的部位,但子宫周围的包块往往提示破裂口的位置。临床怀疑本病,超声检查发现腹腔积液后应立即在超声引导下行腹腔穿刺,明确积液性质对诊断本病很有帮助。本组误诊1例子宫浆膜下血管自发性破裂,应引以为戒。有12例患者因子宫下段的侧壁破裂在阔韧带内形成血肿,腹腔内未见明显的流离液体。另外,需注意的是常规超声检查胎儿时往往不注意扫查子宫外周及子宫肌层的连续情况,特别是胎盘、胎儿仍位于宫内时如不注意扫查易发生误诊。因此应掌握子宫先兆破裂、子宫破裂的症状与体征,如产妇感到子宫强烈收缩停止,疼痛缓解,但很快出现全腹疼痛、脉搏加快微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应立即仔细扫查子宫周围及肌层情况,此做法对诊断子宫破裂有重要意义。20例孕早期人流术操作损伤的案例,结合临床考虑穿孔,经治疗好转亦证实,因此,仔细探察、仔细分析图像很重要。
本组完全性子宫破裂误诊为前置胎盘1例,可见完全性子宫破裂,子宫收缩于后方呈团块状,胎膜很像肌壁,容易误诊为前置胎盘。此时观察腹腔是否有积液,团块状回声内见宫腔波回声及包膜有连续性中断,结合临床可鉴别;不完全性子宫破裂误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说明孕早期人流术中子宫贯通,于子宫外周可见混合性回声团,其有时可误诊为子宫肌瘤,但仔细观察,可见它与肌瘤表现有异,肌瘤有完整包膜,有立体感,加上盆腔有较多积液,细致检查并结合临床,不难鉴别;腹腔妊娠,胎盘附着异常,血液供应不足,极少能存活至足月,仔细探察子宫轻度增大或不增大,子宫壁完整,宫腔内无胎儿及胎盘,既可鉴别;畸形子宫妊娠,这时更要仔细探察子宫肌层是否连续,子宫浆膜层是否完整。
总之,临床检查诊断子宫破裂有时较困难,而应用超声检查可迅速明确地做出鉴别及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本病提供依据。以上分析表明,超声检查对子宫破裂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是诊断子宫破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1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修订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268~2702叶芳青.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分析.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25(3):457~4583郑秋玲,王丽芳,邢素云,等.B超诊断完全性子宫破裂并死胎1例.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8):6324陈玉明.超声诊断子宫破裂3例.宁夏医学杂志,2003;25(8):4765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0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