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6 04:20:22 来源:sztqb.sznews.com
“下雨了!”在很多人看来,这只是一句非常普通的话,然而当3岁的小姑娘衡衡突然向宋小姐说出这句话时,却令她激动不已,她的本能反应是立即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丈夫。而这一奇迹是小衡衡在罗湖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仅一周后发生的。
何为自闭症?
说起自闭症,年轻的宋小姐可是满腹苦水。据她介绍,衡衡一岁多时就会说话,可不久她变得“沉默”起来。不论外界发生了什么事,她都默默不语。于是,父母急了,开始多家医疗机构寻找答案,终于发现孩子患了自闭症。
何为自闭症?据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秘书长廖艳晖介绍,与正常孩子相比,这类孩子明显存在着沟通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怪异。她为此举了自己孩子的例子,比如孩子穿上一种鞋后,不再穿其他鞋;孩子吃上一种东西后,不再吃其他东西;孩子选择一条线路去花园散步后,不再改变,即使路上放置了障碍物……她还介绍说,目前全球患自闭症的儿童大约在千分之一,中国的情况相似。面对自闭症儿女,父亲该怎么办?面对如此庞大的特殊儿童群体,政府和社会该怎么办?
康复中心应运而生
据廖女士介绍,自闭症儿童在我国发现也是近十年的事情。当初,她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时,她真有点不知所措。尤其令她痛心的是,没有一所学校肯收下孩子,“可以说,我欲哭无泪!”在这种情况下,几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自发组成互帮会,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合法权益,尤其是想集资建立一个康复机构,让他们的孩子能够过上正常生活。
在他们的奔走和呼吁下,在罗湖区残联的鼎力支持下,罗湖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于2004年在莲塘正式挂牌,700多平方米的康复训练用地全部由政府免费提供。
记者在康复中心看到,每个班都有一群老师在专心致志地给孩子做康复训练,有的教他们说话,有的教他们认字……一位孩子的父亲潘先生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孩子现在能够表达诸如“我要喝水!”“谢谢爸爸!”之类的简单言语。因此,他对孩子的未来仍充满信心。之后,孩子还给记者送来她亲手做的中秋礼物一个心形香包和一条装饰带做的鱼。
运作模式值得借鉴
作为一个既非政府出资兴建的福利机构,也非个人投资兴建的商业机构,该中心是如何运转的呢?据康复中心负责人刘珊珊介绍,该中心实际上是由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们共同出资建立的,属于非盈利性公益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部分来自家长交的培训费,部分来自家长或社会的赞助。据悉,这里除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外,还有香港的专业老师前来义务授课,采用的均是当代最流行的康复训练方式,因此家长对此十分满意。
据罗湖区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康复中心由政府全包,一年起码要投入百万元以上资金,这无疑增加了政府的负担,尤其是在接收孩子的问题上很难做到公平。因此,采用政府提供场地,家长出资的模式后,既保证了机构的良性发展,也避免了孩子的接收问题。记者注意到,为节约经费,只有孩子接受训练的房间里才有空调,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里只是电扇。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说,罗湖区残联还将探索新的模式,如与企业合作,在解决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帮助他们康复。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