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纵隔肿瘤

什么是纵隔肿瘤?|纵隔肿瘤治疗|纵隔肿瘤症状|纵隔肿瘤诊断

时间 : 2009-11-26 02:21:00 来源:www.shandongzhongliu.com

[摘要]

临床常见的纵隔肿瘤主要有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纵隔囊肿等,本文详细介绍了纵隔肿瘤的定义、临床症状、诊断以及纵隔肿瘤有效治疗药物等。

 一、纵隔肿瘤概述

  纵隔肿瘤是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结构发生的肿或囊肿。所谓纵隔是指胸腔的一部分,位于两侧胸膜腔之间。前面是胸骨,后面是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上部与颈部相连,下方延伸至膈肌。

  纵隔肿瘤种类很多,可以是良性肿瘤或囊肿,也可以是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纵隔肿瘤以良性肿瘤为多见。纵隔肿瘤发病率以神经源性肿瘤为最高,其次为畸胎瘤皮样囊肿、胸腺瘤及纵隔囊肿等,临床常见的纵隔肿瘤具体表现如下:

  1、神经源性肿瘤: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少数起源于外周神经。这类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椎旁内,以单侧多见,一般无明显症状,长大压迫神经干或恶变侵蚀时可发生疼痛。

  2、畸胎瘤与皮样囊肿:多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前方,畸胎瘤多为实质性,含有大小、数目不等的囊肿,10%畸胎瘤为恶性。

  3、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多为良性,但临床常视为有潜在恶性,易浸润附近组织器官,约15%合并重症肌无力。

  4、胸内异位组织肿瘤:有胸骨后甲状腺肿、甲状旁腺瘤、淋巴源性肿瘤等。淋巴性肿瘤不易手术,一般采用放、化疗。

  5、纵隔囊肿:较常见的有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和心包囊肿,三种囊肿均属良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边界清楚。

  6、其它肿瘤:血管源性、脂肪组织性、结缔组织性、来自肌组织等间叶组织肿瘤较为少见。

  二、纵隔肿瘤临床表现

  (1)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大多数恶性肿瘤侵入骨骼或神经时,则疼痛剧烈。咳嗽常为气管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咯血较少见。

  (2)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神经产生各种症状:如肿瘤侵及可引起声音嘶哑,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引起肢体瘫痪

  (3)感染症状:如囊肿破溃或肿瘤感染影响到支气管或肺组织时,则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

  (4)压迫症状:食管,气管受压,可出现气急或下咽梗阻等症状。

  (5)特殊症状:患者咳出皮脂物及毛发。

  三、纵隔肿瘤临床诊断

  1、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纵隔肿瘤重要手段。透视检查可观察肿块是否随吞咽上下移动,是否随呼吸有形态改变以及有无搏动等。

  2、X线检查:X线正侧位胸片可显示肿瘤部位、密度、外形、边缘清晰光滑度、有无钙化或骨影等。

  3、CT或核磁共振检查:CT或核磁共振检查能进一步显示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关系,更是必不可少的检查。

  4、其他检查:必要时可作心血管、支气管造影。超声可鉴别实质性、血管性或囊性肿瘤。放射性核素可协助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气管镜、食管镜、纵隔镜检查。胸腔镜纵隔肿物活检。诊断性放射治疗,在短期内能否缩小,有助于鉴别对放射性敏感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等。

  四、纵隔肿瘤治疗  绝大多数原发性纵隔肿瘤只要无禁忌症,可实施外科手术及放化疗治疗。手术及放化疗抑杀癌细胞的同时可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常用药物有华蟾素口服液、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参丹散结胶囊、西黄丸、复方斑蝥胶囊、康力欣胶囊等,在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明显作用,尤其对已发生扩散转移的纵隔肿瘤具有防治作用。不仅可有效增强手术耐受性、减轻放化疗毒性、促进术后恢复,还能显著改善患者一般状况,提高免疫机能,提高远期疗效,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什么是纵隔肿瘤?...”相似的文章

更多>>

纵隔肿瘤疾病

(1)X线检查:常规胸部正侧位,X线照片及透视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检查方法有:支气管造影,断层造影,血管造影 及纵隔充气造影等。 (2)内窥镜检查。 (3)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4)经皮穿刺活检。 (5)试验...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