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exanthemasubitam)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第六病。是一种常见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突然退热,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中医称为奶麻
〖临床特点〗
一、潜伏期:10~15天
二、前驱症状:一般无
三、好发季节:冬春季
四、好发年龄:2岁以下婴幼儿
五、皮疹特征:突发
高热(39~40℃),持续3~5天后退热,出现玫瑰
色斑丘疹,周围绕以红晕,类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皮疹先发于躯干,后向面部及四肢扩展,四肢末端及掌跖多无皮疹,粘膜无明显皮疹。
六、预后:有自限性,经1~2日后退尽,预后较好,
七、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先升高后减少,淋巴细胞可高达70%~90%。
〖鉴别诊断〗麻疹,
药疹 〖预防治疗〗
一、对症处理,高热时注意降温。
二、加强支持疗法,
幼儿急疹
(Exanthemasubitum)
又称婴儿玫瑰疹(Roseolainfantum)或第六病(Sixthdisease),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疹性热病。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3-5天热退出疹,皮肤上出现玫瑰色斑丘疹,1-2天即退。全身上出现玫瑰色斑丘疹,1-2天即退。全身症状轻微,伴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增高。
病因及发病机理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系病毒引志。病毒分离研究表明,以埃可16型闰毒为最多见。本病的传播秀可能是通过空气飞沫途径,亦可能是肠道传播。患者几乎全属2岁以下幼儿,大多数为6-12个月婴儿,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得病后要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2次得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8-15天,无前驱症状而突发高热,可高达40-41度,持续3-5天后热度骤降,同时皮肤出理鲜红玫瑰色斑丘疹,2-5mm大小压之退色,散在分布,很少融合,24小时内皮疹出齐经1-2天隐退,不留痕迹。皮疹多见于颈项、躯干,偶见地面部和四肢,全身症状轻微,除高热有时伴
惊厥、倦怠外,患儿全身症状良好,戏耍如常。但枕后及颈部淋巴结常常肿大。发热期周围血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高达0.7-0.8。
本病需与麻疹、风疹相鉴别.
治疗
无特殊的药物治疗,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对症用药,发热期间患儿宜卧床休息,充分供水,喂给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服退热药,
烦躁不安或惊厥时给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氯丙嗪、安定等。皮肤损害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撒布硼酸滑石粉。
热退出疹的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称幼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能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而很少得病。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以后不会再得第2次。本病的特点是急性起病,突然高热达40℃,持续3-4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销后答身迅速出现皮疹,皮疹由颈部及躯干开始,迅速波及四肢。皮疹为疹大多为散在性,少数相互融合。皮疹1-2天后全部消退,不留色素沉着;颈部、枕后表淋巴结可轻度肿大,但无压痛,不如风疹明显,病人虽有高热,但是全身症状轻,精神较好,仅有轻度咽红,有时伴有咳嗽。
周围血白细胞总数降低,分类以淋巴细胞占多数,这是幼儿急疹周围血象的特点。幼儿急疹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一旦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即可诊断。此时可能已为"马后炮",因为家长已经为婴儿数天的持续高热急得团团转。好在幼儿急疹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发生,无并发症时不必用抗生素。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高热时可适当用退热剂。附件: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