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5 15:14:59 来源:www.qqyy.com
有些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在宝宝哭闹、咳嗽、排便时更加明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脐疝”,所以,一定要减少患儿哭闹、咳嗽、便秘等因素引起的腹压增大。新
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可见到脐部圆形肿块突出,小的像樱桃,大的像核桃。当孩子安静躺卧时肿块会消失,当咳嗽、哭闹时小肿块又会鼓起。如果用手轻轻按压,就能压下去并可听到“咕都”的声响,能感到一股气挤回腹内,这就是医学上说的“脐疝”。
脐疝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早产儿发生较多,一般不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和疼痛。绝大多数脐疝患儿不需任何治疗,随着月龄增大,啼哭减少,腹肌增强和脐环收小,在1岁左右自愈。只有个别脐环太大而疝出,肠子进入疝囊回纳不进腹腔,出现肠梗阻而呕吐、便秘、剧哭的患儿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爱心提示:我们家长要了解新生儿发生脐疝的原因,以便注意护理。主要因为新生儿期的腹部肌肉相对没有肠道肌肉发育得好,脐疝两边的腹直肌还没有合拢,脐孔由一层薄薄的瘢疤性皮肤覆盖,收缩不好。
当新生儿啼哭时,腹压增高,腹腔内的肠子就向脐环鼓出到皮下,而形成脐疝。所以,一定要减少患儿哭闹、咳嗽、便秘等因素引起的腹压增大。
医生建议:有的妈妈为了减少肠管疝出,促进脐疝愈合,用钱币包布压在脐疝上,还有的妈妈用胶布粘贴牵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办法,反而会损害脐部皮肤,引起破损或水泡。
(责任编辑:罗燕平)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