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时间 : 2009-11-25 07:50:18 来源:www.runsky.com

[摘要]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2003-8-2010:51:50
概述: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头伤后3天内发生的血肿且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间隙,在硬脑膜下血肿中,急性的发生率最高,约占70%。常继发于严重脑挫裂伤,特别是对冲性脑挫裂伤。挫裂伤灶是出血的主要来源,少数出血为静脉窦旁桥静脉撕裂引起。早期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相似,伤后多呈持续昏迷,且因血肿增大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常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脑受压和脑疝表现。及时手术减压虽能挽救部分伤员的生命,但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其原因不仅由于出血,更主要是因为严重的多发性脑挫裂伤和继发性脑水肿所致。

临床表现:

1.伤后昏迷较重,中间清醒期或好转期少见,继而昏迷程度渐加深。

2.局源性脑症状较多见,如偏瘫、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

3.喷射性呕吐和躁动较多见,呼吸和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4.脑疝症状出现较快,尤其是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一侧瞳孔散大后不久,双侧瞳孔亦散大,出现去大脑强直和病理性呼吸等表现。

诊断依据:

1.有头伤史,伤后昏迷较重,有或无“中间清醒或好转期。”

2.有脑挫裂伤和进行性脑受压征象。幕上血肿常出现同侧颞叶勾回疝综合征。晚期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和病理性呼吸。

3.幕上血肿时,颅脑超声波检查中线波可有移位,脑血管造影、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血肿部位和大小。

4.颅骨钻孔探查发现硬脑膜下血肿。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清除血肿、止血和减压。

2.保守治疗:血肿较小,临床症状稳定时采用,但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3.对症治疗。

用药原则:

1.血肿量较少的病人按脑挫裂伤处理,给予甘露醇、速尿、激素等药物进行降低颅内压处理。

2.术后的重症病人需酌情使用脱水药物。

3.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特别注意肺部感染。

4.不能进食者注意补充液体和支援疗法(如输血、使用人血白蛋白等)。

5.给予神经营养性药物。

6.癫痫发作者给予抗癫痫药物。

辅助检查:

1.颅骨X线摄片能t解有无颅骨骨折,对判断头部着力部位、出血来源和血肿的位置、类型有帮助。

2.头部CT应作为首选检查专案,具有简便、安全、可在短时间内显示血肿的位置、大小和数目等优点,对于额叶底、颞叶底和两侧性血肿的诊断往往较脑血管造影更具有优越性,可以减少血肿的漏诊。

3.头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根据血肿的外形、血肿的占位效应(如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移位等征象)以及血肿侧脑皮质受压征象来诊断,其在急性期的阳性发现不及CT检查。

4.在无CT和磁共振成像设备时,脑血管造影检查仍然是较好的检查方法,只要病情允许,应积极进行检查以获得明确诊断。

5.脑电图检查多在后期进行,尤其对外伤后癫痫的检查有定位诊断意义。

6.后期出现脑局部功能损害或继发脑干损害,可分别进行ECT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疗效评价:

1.治愈;血肿消失,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可遗有颅骨缺损

2.好转:血肿消失,症状好转,遗有神经功能障碍,生活可自理或部分自理,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

3.未愈:血肿未完全消失、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生活不能自理。【相关论坛】【打印】【关闭窗口】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 急性硬脑膜下血...”相似的文章

更多>>

硬脑膜下血肿疾病

1.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T: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可有助于确诊,其他参阅硬脑膜外血肿的CT检查 。 2.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T:如发现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