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5 10:23:07 来源:www.hemodr.com
中医治疗硬皮病 硬皮病是慢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疾病之一,属中医痹症范畴,有皮痹(局限性硬皮病 ...
中医治疗硬皮病
硬皮病是慢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疾病之一,属中医痹症范畴,有皮痹(局限性硬皮病)、风痹(系统性硬皮病)之分。 皮痹为邪犯皮肤,症见局部皮肤肿胀、硬化、萎缩,以致皱纹消失、排汗障碍、色素沉着或脱失,可有痒痛感,患处感觉减退。 风痹是邪犯皮肤又损及内脏,初期自觉肌肉关节疼痛,皮肤肥厚而紧并呈实质性浮肿,肤色异常,先见于肢端,以后可发于全身各部,指趾色紫,遇冷尤甚;中期皮肤逐渐变硬,皱纹消失,色素增加或脱失,感觉减退;后期皮肤肌肉萎缩,僵如皮革,关节强硬,功能受限,指趾变形,甚则溃疡,颜面皮肤变硬变薄,呈面具状,吞咽困难。若治疗不当,预后不良。 病因病机外因:素体阳虚,营卫不足,卫表不固,腠理失于固密,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凝聚于经络、肌腠或血脉之间,导致营卫失和、气血凝滞,闭塞不通;或外邪随经脉而侵入脏腑,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内因:多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劳累、房事过度损伤肾精,精血不足;或因后天饮食不节,生活调摄不当,脾阳受损,精微血液化生不足,导致皮肤、筋骨、关节脏腑失于濡润营养而发病。分型论治皮痹辨证首先应以皮肤病变表现分型(分期)。
中医治疗 硬皮病属中医“痹证”、“皮痹”的范畴,其发病当责之于内为禀赋不足、脾肾阳虚,外为寒湿之邪由肌肤侵入,重伤与阻遏肌肤卫外之阳气。随病情发展与病情延长,由表入里致脏腑机能紊乱,痰浊与瘀血互结。本病发病大多隐匿绶慢,早期症状与实验室指标改变均不典型,因此早诊断为困难。据范氏对725例病人的统计分析,患者患病致确诊的平均时间为5年,中医辨证论治可从“痹证”入手,按急性活动期,中间恢复期与临床缓解期进行。 薰洗与漫泡疗法:可用苍术、桂枝、桑叶、苏叶、冰片等泡水薰洗硬化部位的皮肤或浸泡,2~3/d,第次30min,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整局部代谢的作用。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